
珍愛生命演講稿
推薦度:
珍愛生命演講稿
推薦度:
遠離垃圾食品珍愛生命演講稿
推薦度:
敬畏自然拒絕野味珍愛生命演講稿
推薦度:
讓生命充滿愛演講稿
推薦度:
相關推薦
關于生命的演講稿匯總7篇
通過對演講稿語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語言的表現力,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能夠利用到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那么你有了解過演講稿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生命的演講稿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生命的演講稿 篇1
合: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們演講的主題是:找準位置綻放生命的光彩!
王:若生為林木,我們當欣欣以向榮。
江:若生為幽草,我們當凄凄而要哭。
王:若生為小溪,我們當涓涓以細流。
江:生活是一個大舞臺,每個人都占據著一定的位置,我們要找準位置,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王: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當我們傷心難過的`時候,是誰第一個出現在我的腦海中?當我們遇到挫折時,是誰給我們鼓勵?當我們需要關心安慰的時候,又是誰不斷的給我們加油!毋庸置疑,是我們的父母。在家中我們扮演子女的角色,我們理應找準位置,扮演好這個角色,學著去感恩。
江:找準位置需要審視自我,認清自我,聽取心靈的召喚。每個階段我們都有主要任務。在高中階段我們是否能夠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當別人聚精會神于小說游戲電視劇時,我們是否能夠專注于課本?當別人在課堂中昏昏欲睡時,我們是否打起精神聆聽老師的諄諄教導,當別人在進行一場轟轟烈烈的校園戀愛時,我們是否能夠可以將此精力投入更深層次學習,找準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該做的事能做的事也是一種生命的性質,也能綻放出生命的光彩。
王:找準位置是辛棄疾的“進則沙場點兵,力抗強敵,退則以筆為劍鼓勵官員”找準位置是邰麗華的此時無聲勝有聲”。
江:找著位置是定位在田野的農村娃郭正富創業的決定找準位置是公益90后,湯懿蘭欲將公益事業堅持到底的決心。
王:莘莘學子勤奮上進報效社會,各行各業無私奉獻建設祖國,只有找準屬于自己的位置才能實現自身價值
合:找準位置,綻放生命的光彩。我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生命的演講稿 篇2
也許生命原本沒有高度,只是因為載體的不同才分出了高低。
在中國,有一個非常著名的群眾性體育和學術團體。從19xx年建社至今,新老隊員以登山、攀巖、科考為主要活動項目,深入到祖國邊遠山區了解國情,服務當地群眾,為發展中國的民間登山運動和高山科考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們在走向未來、征服自我、追求卓越、不斷進取的攀登過程中,創造著新的空間高度,并從中體會著不同的生命色彩。當他們歷經艱辛登上玉珠峰頂的時候,在藍天、白云間看到了生命的底色,并把對人生的思考不斷深化,將自身融入到天人合一的大境界中;當他們回到平地,回到現實,在日常生活、學習以及訓練中尋找著生命的真諦,通過認真學習和刻苦訓練提煉出那些叫友情、樸實、寬容和堅毅的東西。雖然在攀登和征服的過程中受過傷,流過血,還失去過最知心的朋友,但正是這些艱苦的"環境、惡劣的條件以及死亡的威脅,磨練出他們頑強的意志,鑄就了他們強健的翅膀。于是,他們飛得更遠更穩,把生命不斷提升到嶄新的高度。
20xx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上,由21位聾啞男女演員表演的舞蹈《千手觀音》征服了億萬觀眾的心,觀眾記住了這些可愛可敬的殘疾孩子,更記住了那個漂亮的領舞姑娘邰麗華。
邰麗華出生在湖北宜昌的一個普通家庭。她兩歲那年,因為發高燒注射鏈霉素導致雙耳失聰。從此,她的世界變得一片沉寂,聽不見音樂,聽不見笑聲,也聽不見父母的呼喊。為了讓女兒能夠像正常人一樣生活,7歲那年,邰麗華被父母送進了當地的一家聾啞學校。在學校專門開設的律動課上,邰麗華隨著地板傳來的音樂節拍興奮的跳動。從此,她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舞蹈中,舞蹈也成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了演好《千手觀音》,邰麗華和其他演員每天早上6點起床跑步晨練,風雨無阻;排練時不敢喝水,以免上廁所影響整體訓練;常常趴在地板上感受旋律,以便記住音樂的節拍。在他們付出了比常人數百倍的辛苦和努力之后,他們終于獲得了巨大成功。正如觀眾所說,他們的精彩表演不僅是藝術,更是一種境界,他們用對藝術的崇敬、對健康的向往、對生活的熱愛,把生命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生命本沒有區別,只是因為人們用不同的方式去把握它而使其有了貴賤之分和高低不同。無論如何,只有歷經磨難而不斷征服自我、大公無私而不斷奉獻自我、平常心態而不斷肯定自我、熱愛生活而不斷超越自我,才能在生命的旅程中到達無限的高度!
生命的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落落余暉灑滿窗臺,窗臺上,一株吊蘭翩然起舞,勾起了我無限的回想。
那是一個下午,我的好友來我家玩。由于過度的興奮,我們一直在客廳里追逐嬉戲,突然,我的腳一滑,整個身子撲通地往前一倒,又不知踩到了什么東西,直接一屁股坐到了地上。身體疼痛之余,回首一看,那盆媽媽最愛的吊蘭已經倒在了地上,那株吊蘭也被甩了出來,上面留下了我的腳印,自然不用說,吊蘭已經被我踩蔫了,失去了盎然生機,只是死氣沉沉的。要知道,那株吊蘭是媽媽經過精心栽培,長得十分旺盛,像綠色仙子在空中翩翩起舞。我愧疚極了,趕緊把它撿了起來。
從那天以后,我決定改過自新,親手把這株吊蘭從死神的手中奪回來,讓它能無止息地吸受陽光的精華,能一直欣賞到高處的美景。可光做這些似乎還不夠,我總是會看準時間,定量地給它澆水,只要一看到泥土泛白或干裂,我就會心急如焚,停下手頭上的所有事,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它身上,只是希望它能夠近早發芽,恢復往日的生機。
我心中十分明白,這盆吊蘭也在承受著常花難以想象的痛苦與煎熬。它每一個白晝,都在盡全力地汲取營養,做著破土而出,浴火重生的準備。可是想擺脫枯萎的命運,實在是太難太難了,曾經的幾次,我都看見,我都看見枝條上抽出了點點綠意,可不久卻都又淡然無存,它可能已經放棄了。我也已經氣餒,放棄,甚至忘記了。
不知過了多久。當有一天,我偶然來到了陽臺時,意外地發現吊蘭枝上竟然抽出了一根細芽,顯得格外美麗動人。那一刻,我內心充滿激動,感嘆著這株吊蘭旺盛的生命力。我本以后,無情的歲月已經把它的那份毅力消磨殆盡,它早已忘卻了生長,向命運低了頭。可令我沒有想到,它心中仍然充滿了重生的希望,最終沖破了牢籠嗎,獲得了新的生機。
如今的吊蘭,已褪去了以往的嬌嫩與枯敗,那翠綠的枝葉向四周舒張,如同青翠欲滴的花籃,十分漂亮。長長的莖已伸出去了近一米,這一盆植物,儼然成了一個綠色的城堡,震撼人心。其實說不出吊蘭美在哪里,或許是看厭了五彩繽紛的"盛開著的雍容典雅的花朵,如今,欣賞那平淡無奇的吊蘭,心中卻充滿了別樣的感動。
一株吊蘭,詮釋了生命的價值,給予了我莫大的鼓勵。
生命的演講稿 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生命,是一個脆弱的瓷娃娃,又是一塊堅硬的鋼鐵;是短暫的幾秒,也是一場長長的旅途。生命買不來,它是無價之寶。
一棵松樹的種子,和落葉一起被風吹到了懸崖的石縫里。落葉沉默了,可松樹種子還保持著原有的熱情。它吸收了落葉的養分,從石縫里冒了出來。
它不顧石縫中的養分多么稀少,繼續長大。每長一寸,就要承受人難以想象到的痛苦;每長一寸,就需要幾度春秋。
最終,它長成了如今的參天大樹。
一只蒼蠅飛到了飯桌上,極大程度影響了我們的食欲。趁它停下時,我一伸手捉住了它。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蒼蠅強烈的求生欲望令我震驚,我忍不住把它放到屋子外頭去了!
有一次,我用手按住我的胸膛,感受著一下下的心跳。那一聲聲沉穩而有力的跳動,極大地震撼了我的心。那一聲聲心跳,象征著我的生命。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生命,無法放在一起衡量。我的生命,是屬于我的`;是的,單單屬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決定,我必須對自己負責。
杏林子說過,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是的,我們必須對生命負責。生命是我們的一部分,反之,我們也是一個個生命。我們要珍愛生命,遠離各種對我們有害的東西;用實際行動,來證明我們對生命負責。
生命,又軟又硬,又短又長;時大時小,時有時無。
也許,生命只是我們生活的一個虛影。但是,生命也需要我們去珍惜、愛護。如果沒有當初的那么一個偉大而渺小的單細胞生物,不斷進化,又怎么會有今天的我們呢?
生命的演講稿 篇5
冰心以清新明快的風格寫了一個關于談人生的問題。本文用一個意象隱喻來闡述人類的生命歷程。哲學語言除了給讀者以語言美的享受外,也給讀者以人生的啟迪。
其中有一句我讀得不膩的"話是:“不是每條河都能入海,但如果不流,就會變成死湖;不是每顆種子都能長成樹,但不長成就成了空殼!生活并不總是快樂的,也不總是痛苦的。快樂和痛苦是相伴而行的。意味著水路要經過不同的河岸,樹木要經過千變萬化的四季。在幸福中,我們感謝生活;在痛苦中,我們感謝生活。快樂令人興奮,但痛苦并不美好。我曾經讀過一句格言,“愿你的生命中有足夠多的云彩,能造就一個美麗的夜晚”。
世界、國家、個人的生活中,再也沒有比今天更多的陰云了。“我經常在閱讀之后,內心對生活的理解仿佛又打開了一扇門,是的!人生的歷程是曲折的,伴隨著快樂和痛苦。雖然我們都不想生活中有痛苦,但是沒有痛苦,我們的生活太單一,我們的生活會失去它的完美。所以,重要的是我們要面對快樂和痛苦。
我們會享受生活中的快樂,學會面對生活中的痛苦。傷心難過,痛得流下眼淚是沒有用的。因此,在經歷了痛苦的經歷后,我們應該從中領悟生活,學會在逆境中生存,堅持不懈地為目的而奮斗!
生命的演講稿 篇6
法國作家拉封丹寫過一則寓言,講的是南風和北風比賽,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一開始就拼命刮,企圖一下子把行人的大衣掀掉,哪知道,風越刮,天越冷,行人把大衣裹得越緊。南風則不同,它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熱得受不了,最后就脫下了大衣。結果是逞強好勝的北風卻輸給了溫文爾雅的南風。
這則寓言給了我太多的啟示:我們的事業是愛的事業,我們的教育就應該像南風那樣慢慢吹開學生的心扉,就應該像春雨那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1995年,我曾在《校園文藝》上發表過一篇題為《我呼少水的載歌載舞飾的文章,記述了我從教路上的一段往事。那還是我做高一班主任的時候,一天,上早讀課,我偶然發現一位同學的練習本上寫著我的名字,我就笑著對他說:“你替我簽的字真瀟灑。”誰知,聽了這話,他的臉立刻漲得通紅,站在那里,不知所措。我馬上意識到他可能認為我是在責怪他了,就耐心地安慰他。誰知到了下午,他竟給我寫了一封很長的信,信中說:’’老師:真對不起,我非常后悔,也非常難過。當您站在我的面前時,我想接下來的一定是一場暴風雨,沒想到您卻和藹地安慰我。老師,我相信,您大海般寬廣的胸懷,一定會容得下我這條無知的小魚的……,,讀著這封信,我思緒萬千。說實在的,我真不知道這位同學錯在哪里,他竟那樣內疚,那樣不安。如果真要道歉的話,我倒覺得應該是我們老師。扣心自問,我們是不是離我們的學生太遙遠了?孩子們的心田干涸得太久了,哪怕是幾滴雨露,也會激起層層漣漪,我們應該在孩子們心靈的荒漠上多開辟愛的綠洲。老師們,讓我們永遠銘記泰戈爾的那句名言吧:“不是錘的打擊,而是水的載歌載舞,才使鵝卵石臻于完美的。”
師生之間這種細膩的"愛、綿綿的愛,當我們真的把它作為我們事業的基石的時候,那種情感是難以割舍的。
去年冬天,我的一位品學兼優的學生張立華被白血病奪去了生命。當我最后一次帶著幾位同學去醫院探望他的時候,他已經昏迷了幾次。當時最令我難忘的是,他拉著我的手,輕輕地說:“老師,我最愿意聽您朗誦課文了。那次,您給我們朗誦《大堰河,我的保姆》時,我被感動得流了淚。老師,我再也不能聽您的課了,現在您能為我再朗誦一遍嗎?’’望著這個在死亡線上掙扎的孩子,望著他蒼白的臉,望著他渴盼的眼神,我心如刀絞。這是一個對生活無比留戀,對生命無比珍愛的學生向老師提出的唯一的要求,我沒有絲毫的猶豫和羞澀,當著小立華的家人,當著醫護人員,當著我的學生們,我放聲朗誦著:“大堰河/在她的夢沒有做醒的時候已經死了/她死時/乳兒不在她的旁側/她死時/輕輕地呼著她的乳兒的名字/大堰河/含淚地去了”讀到這里,我看到,小立華的眼淚大顆大顆地滾落下來。面對著此情此景,我已經泣不成聲,在場的所有的人也都清然淚下,這是多么真摯的情感的交流!這是多么豐富的人生的體驗!這里沒有虛偽,沒有自私;這里有的是愛和愛的匯合,情與情的交織。老師們,誰說我們極度貧乏?誰說我們極度空虛?我們真正是天下的首富,我們真正是文明的使者,我們真正是屹立于天地之間的大寫的“人”!
然而,僅是深深地愛我們的事業,愛我們的學生,這還不夠當我們面對即將開啟的21世紀的大門,當我們沐浴在“科教興國”的春風里,我問一句:“老師,您準備好了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的《學會生存》一書的作者埃德加說過:“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試想,如果我們嘔心瀝血地培養了一大批未來的文盲的話,那么,我們的教育真的像社會上某些論調所說的那樣一積重難返份‘誤盡蒼生”了。
在這里,我不想談教師的平凡和清苦,不想談教師的眼淚和白發,也不想談教師病倒講臺和死后的欠賬單,因為,日新月異的世界已賦予我們新的使命、新的責任。
當我承擔的語感教學的地區教研課題初見成效時,當我的教研論文頻頻發表時,當我輔導的學生在各級各類比賽中屢屢獲獎的時候,當我拿到全省高中語文優質課評選第一名的獲獎證書時,我首先感到的不是欣喜,而是一種責任:培養跨世紀的人才,需要跨世紀的教師。我們應該放眼世界,放眼未來,轉變觀念,改進方法,不當教書匠,要做教育家,使我們的教育充滿靈性、充滿活力。把能搏擊風雨的雛鷹送上祖國的藍天,這才是我們對學生的最博大、永恒的愛!
有一首題為《夸父》的詩這樣寫道:一根拐杖/支撐了你/你說要去追趕太陽了/于是你用帶花邊的腳印編成了一條纜繩/拽住了/一只任意漂流的小船/日后/在埋下拐杖的地方/定能長出茂林一片。我想,作為教師就應像夸父那樣,拄著拐杖也要去追趕振興祖國教育事業這個太陽,即使有一天,像夸父一樣倒下了,但終于給這個世界播撒下一片生命的綠色!
生命的演講稿 篇7
大家好!
傾聽,卻又如同一棵弱不禁風的小草,那么脆弱,風一吹就死了,安全也因而成了生命的保鏢。
在人生的旅途上,安全伴我同行!安全伴隨你我他,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安全都是如此的重要:它是通往你成功彼岸的獨木橋,只有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你才能抵達成功的.彼岸去感受成功的快悅;它又是培育幸福的樂土,只有在安全這片沃土的培育下,幸福之花才能隨時綻放在你的生命旅程。有了安全,我們才能快樂地成長;有了安全,父母才能放心地工作;有了安全,我們國家才會繁榮昌盛……安全,像一條拉鏈,關系著我們的生死存亡、喜怒哀樂,可偏偏有這么多人一失足成千古恨,每年車禍、火災、溺水等事故有上萬起,死傷無數,家屬鬼哭狼嚎,聲聲入耳,令人產生憐憫之心,血跡斑斑的場面更是慘不忍睹。每一個學生的安危,牽動著所有父母的心,關系著家庭的安寧與幸福,社會的穩定與發展。
車禍是最大的元兇,意外事故中它占了百分之三十,使得多少人命喪九泉?我的表哥前段時間因騎摩托車速度太快,不幸摔倒,結果把右腿摔斷,從此每天只能躺在床上,再也站不起來了,這個噩耗不僅給他帶來了無法忍受的痛苦,更給全家人帶來了難以撫平的傷痕,每當看到家人為表哥痛哭欲絕的樣子,我真想對世界上所有的人說:珍愛生命吧,它不僅屬于你,更屬于你我他!
每當漫步在校園里,看到有的同學在樓梯上打鬧,每當看到有的同學坐在樓梯扶手上往下滑,每當看到有的同學趴在欄桿上掂起腳尖往下看,我的心就怦怦直跳,那該是多么危險的事啊!
人生道路漫漫長,悠悠歲月需平安。生命好比鐵樹開花,只開一次,為了我們家庭幸福美滿,為了我國繁榮昌盛,為了世界多一點愛、少一點悲哀,多一些歡樂,讓我們把生命放在第一位,每時每刻提醒自己要珍愛生命,安全第一,在安詳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