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枕頭》小班音樂教案
推薦度: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
推薦度: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粉刷匠
推薦度:
小班音樂游戲教案
推薦度:
《媽媽我要親親你》小班音樂活動教案
推薦度:
相關推薦
小班音樂教案三篇
作為一名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音樂教案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在理解和感知歌曲內容的基礎上,初步學習歌曲。
2、嘗試體驗用舒緩連貫的方法演唱歌曲。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 發聲練習
1、通過呼喚遠方的"好朋友,練習氣息和發聲。
師:老師今天帶來的好朋友就在遠方的森林里,讓我來問問他
――“喂!你在哪里啊?”
――“喂!你是誰啊?”
2、要求幼兒嘴巴張圓,聲音圓。
(二) 學習歌曲
1、出示課件小樹葉,激發幼兒興趣,通過讓幼兒喚醒熟睡的小樹葉,從而學習和理解歌詞。
⑴提問:小樹葉在干什么?
我們把他叫醒吧?
⑵請幼兒試著來叫醒小樹葉
⑶討論:你想和小樹葉做什么呢?
師:讓我們一起把小樹葉叫醒,和我們一起來做做操吧!
2、教師清唱歌曲,讓幼兒初步感知歌曲的旋律。
師:小樹葉每天都是森林里的小鳥唱歌把他叫醒的,我們來試一試!
3、教師范唱,幼兒跟唱。(小樹葉醒來)
4、出示很多睡覺的小樹葉,讓幼兒通過喚醒,不斷地練習歌曲。
師:小樹葉還有很多的伙伴還在睡覺,你們能幫它把他們都叫醒嗎?
(三) 游戲:快樂的小樹葉
師:小樹葉都被我們叫醒了,讓我們和小樹葉一起來跳個舞吧!
隨著音樂《小樹葉》的歌曲,快樂地舞蹈。
活動自然結束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音樂活動,我感受到要想讓幼兒學會一首歌,首先得讓他了解歌曲的背景、里面包含的不同情感;接著再通過圖譜輔助手段幫助他們記憶歌詞,當然圖譜不是簡單的歌詞的呈現,也可以包括節奏和情感;最后對歌詞內容的動作神態表現,讓他們更進一步理解歌曲的涵義。我相信只要我們平時教學時多用心,肯定還能發現更多更加恰當的方法,讓幼兒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學會唱歌。
小班音樂教案 篇2
教育目標:
1、能聽辨音源的方向,提高聽音能力。
2、能遵守游戲規則,愉快地參加游戲。
3、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教育準備:
一個音樂盒、小動物頭飾若干。
教育過程:
一、聽聽故事
1、有一天,小動物們在森林里玩得開心極了,不知不覺天黑了,森林里一片漆黑,看不見回家的路了,怎么辦呢?大家都非常著急……
2、教師出示音樂盒,撥動發條,發出好聽的音樂,請幼兒閉上眼睛仔細聽一聽。
二、玩玩游戲
1、挑選一個喜歡的小動物的頭飾,然后在教室里和朋友玩。
2、幼兒可以做自己所拿頭飾動物的動作,當聽到老師說:“天黑了”。就把頭飾拉下來,遮住眼睛表示天黑了。
3、教師播放音樂盒里的音樂,慢慢向前走,請幼兒聽聲音的來源跟隨著“小仙女”前進,尋找走出去森林的路。
4、音樂停下來,幼兒摘下頭飾高興地歡呼“謝謝小仙女”。
5、重復游戲3—4次,熟悉規則后,可請個別幼兒來扮演手持音樂盒的小仙女。
教學反思:
在《小仙女的音樂盒》這次活動中,我采用了情景化的游戲方式,因為我班孩子人數太多,因此我設計了多個角色,如大樹、小動物、河流、小石頭,孩子們在活動時自由選擇角色進行表演,喜歡動的"孩子和喜歡靜的孩子都能在活動中有所釋放,參與到其中。
通過這次感官訓練,我發現游戲化、情景化的表演確實很適合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孩子們喜歡演繹不同的角色,模仿不同的聲像。
在活動中,“小動物們”能夠按照游戲規則參與進來,并能夠較準確地聽辨聲源的位置。但孩子們只能聽辨出音源的前后左右,并不能很好的聽出音的高低位置,這有待于我們以后的訓練。我們在平時的訓練中,還可根據幼兒情況設置三個或四個音源讓幼兒聽辨,加大了聲音的干擾,為聽辨制造更大的困難。
小班音樂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游樂園是幼兒最喜歡去的地方,在快樂的游戲中幼兒能充分地體驗到身心所感受到的樂趣。通過音樂游戲《游樂園》,能讓幼兒在音樂游戲中,體會到音樂的旋律美。活動中運用奧爾夫音樂教學形式、肢體律動感應等理念,以培養幼兒的創造性能力為主,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運用即興創造,讓幼兒能積極地參與活動,表露真情實感,讓幼兒運用語言及身體的動作去表現音樂,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體會欣賞到音樂的美感。
活動目標:
1、在熟悉音樂曲式的基礎上,啟發幼兒感受音樂中B段的復拍(六拍)。
2、初步嘗試指揮的練習。
3、在音樂活動中體驗與同伴合作的樂趣。
4、認真傾聽并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1、教具:主題《大家都是好朋友》中掛圖3及掛圖4
2、樂器:打棒幼兒人手一份
3、幼兒用書人手一本
4、音樂CD《游樂園》
活動流程:
故事引導——討論交流——肢體律動感應樂曲——嘗試肢體指揮練習——樂器感應及探索——聽音樂和幼兒用書的交流。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導,激發興趣
1、出示故事掛圖,回顧上一活動中故事情節,師生共同交流故事情節。
老師:(交代故事名稱)昨天故事中講到,寶寶和小動物們交上朋友之后,每天小動物都陪著他做了許多開心的事情,玩了許多好玩的游戲。所以寶寶決定把小動物帶到游樂園去玩,小朋友說一說,游樂園里都有哪些好玩的游戲?(教師在引導幼兒說出游戲名稱時,可讓幼兒一起用肢體動作表現)寶寶和小動物們在游樂園里玩得非常開心。休息的時候,寶寶還把從家里帶來好吃的食物與小動物們一起分享。最后,寶寶建議大家一起來跳舞同樂。
(二)肢體律動:配合曲式感應六拍
第一遍音樂:單人活動
全體幼兒圍圈站好,聽音樂A段做左右搖晃或前后搖擺;B段做拍手跳躍,感應六拍的練習。(音樂游戲反復2遍,形式從易到難)
第二遍音樂:雙人活動
幼兒聽音樂找朋友,面對面,手牽手站好。A段做左右搖擺;B段兩人邊拍手并繞圈(一二三四五六,手牽手轉圓圈)
(三)會指揮的手
第三遍音樂:教師先清唱旋律,放慢節奏引導幼兒嘗試指揮一次,再和著音樂練習。
A段:兩大拍畫出左右搖擺的`弧線(讓幼兒的小手模擬小鳥的翅膀一樣,飛下來—飛上去)
老師:變變變,小手變成小翅膀,我們像小鳥一樣在天空中跳舞。
B段:依圓點畫出六拍(伸出小食指在天空上數白云,一二三四五六)
老師:伸出你的小食指,我們一起來數數,天上的白云有幾朵(先單手,后雙手)。
(四)第四遍音樂:通過樂器演奏感應節拍。
A段:打棒兩兩接觸,左右搖晃。
老師:變變變,打棒變成指揮棒,我們是神氣的小指揮,一起來指揮。
B段:自敲六拍(探索不同敲擊方式,引導幼兒做流動的拍)
老師:打棒變成小釘子,我們一起釘釘子。(語詞引導:一起釘釘子)
(五)第五遍音樂:指導幼兒使用幼兒用書進行練習。
1、介紹畫面,引導幼兒手畫出彩虹傘,并依次說出傘的顏色。(感應兩大拍:A段)
2、說出坐在咖啡杯里小動物的名稱,并依杯上的數字作點數(感應六拍:B段)
(可分AB段來進行,老師引導幼兒先探索,后聽音樂來完整進行)
3、愛的叮嚀:老師將完成的作業貼上貼紙或蓋上獎勵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