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蠶寶寶》中班教案
推薦度:
愛護環境中班教案
推薦度:
全國愛耳日中班教案
推薦度:
《病毒快躲開》中班教案
推薦度:
幼兒園中班教案
推薦度:
相關推薦
【實用】中班教案集合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動開始。
1、律動《一雙小小手》
2、口算題卡
小朋友們剛才的舞蹈跳的都很美,小朋友們知道這首好聽的兒歌叫什么名字嗎?(一雙小小手)現在就請小朋友們伸出你們的小手,我們一起做個游戲吧!(手兒搓搓,手指點點……)
3、復習鞏固
小朋友們剛才打小搶的游戲,玩的開不開心呀?老師今天吶還請了一位小客人和小朋友們一起來玩游戲,小朋友們看她是誰呀(出示花仙子圖片)
我們一起來聽聽漂亮的花仙子姐姐要對小朋友們說些什么吧,(出示課件)復習數字11—19
4、小動物們的房子漂不漂亮呀?小動物們還有一個漂亮的秘密花園,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活動過程。
1、出示秘密花園的圖片
請幼兒觀察來到秘密花園都看到了什么,看到10朵粉色的花,應該用數字10來表示,還有一朵黃色的花,應該用數字1來表示,一共有多少朵花?用什么法來計算?怎么計算?
列出算式10+1=11
2、出示課件秘密花園場景2
我們繼續看看秘密花園里還有什么吧,看到10只藍色的`蝴蝶,應該用數字幾來表示?又飛來了3只黃色的蝴蝶,一共有多少只蝴蝶?怎么計算?
列出算式10+3=13
3、出示課件秘密花園場景3
小朋友們看,這里有一座小兔的房子,房子里有幾只小兔?(10只)又跑來了5只小兔,一共有多少只小兔?怎樣計算?
列出算式10+5=15
4、教師小結
請幼兒觀察三個例題,有什么共同點,教師小結,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十幾加幾的加法(出示本節課的課題)幼兒自己總結十加幾的加法計算方法,(十加幾就等于十幾)。
5、復習鞏固
小朋友們喜不喜歡秘密花園里的花呀,今天花仙子姐姐就要把花園里最漂亮的花送給小朋友們,(出示課件)
6、游戲開火車
老師要和小朋友們一起玩開火車的游戲,請幼兒拿出手中的數字,自己是哪列火車的乘客,就上哪列火車。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討論,體驗關心別人帶來的快樂。
2、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生病同伴的關心。
3、知道要愛護身體,讓自己少生病。
4、能遵守規則玩游戲。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情景表演片段(我生病了)。
活動過程:
1、回憶生病的感受,萌發對生病同伴的"關愛之情。
提問:你生病的時候有什么感覺?最想做什么?
2、觀看情境表演(我生病了),體驗生病時渴望關愛的迫切心情。
幼兒觀看表演。
提問、討論:看玩這個表演,你有什么感覺?最近我們班xx小朋友生病了,沒有來上幼兒園,你有什么想法?
3、交流、討論慰問生病的同伴的方式。
與同伴討論并記錄:可以以怎樣的方式慰問生病的同伴?
集體交流:交流慰問同伴時應注意哪些問題?(如打電話時間不宜過長、聲音不宜過響、要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慰問之情等)
4、引導幼兒學習關心自己和身邊的人。
提問:如果我們身邊的朋友、親人生病了,我們應該怎么做?
討論:如果自己生病了,應該怎么做?
教師小結幼兒的討論情況,并引導幼兒進行嘗試體驗。
5、延伸談話:怎樣才能少生病?
組織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要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注意根據天氣變化增減衣服,講究飲食衛生,多吃有營養的食物等。
活動建議與提示:
1、此次活動若安排在有幼兒生病未來幼兒園的時候進行,更具有待表性。
2、可結合藝術活動,組織幼兒自制禮物送給生病的同伴或家人:根據班上幼兒的情感發展狀況,選擇性地開展談話活動,從多個角度培養幼兒對他人及周圍事物的關愛之情。
3、建議家長教育孩子關愛生病的朋友,指導孩子用合適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關愛之情。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我覺得自己對教案的理解還是比較透徹的,教案設計也是比較完整和趣味的。但是在細節的處理上也是有不足的:1、在第二環節討論打電話慰問的事宜時,幼兒討論后我沒有做出比較精煉的小結,我的小結應該要讓幼兒在原有基礎上提煉經驗,得到升華。2、在最后延伸環節,我放著音樂《健康歌》,帶著孩子邊離開活動室邊做動作環節,有點蜻蜓點水,可以把節奏放慢些,教孩子們多做幾個動作再離開。
細節決定成敗。在今后的課堂中我需要更多關注細節。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4添上1是5,5可以表示所有數量為5的物體。
2、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教具:水果圖片、樹葉圖片若干學具:樹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拍手游戲:現在請小朋友跟著馬老師來玩拍手游戲
2、師:小朋友,馬老師問你,1添上1是幾?
幼:馬老師,我告訴你,1添上1是2.
師:小朋友,馬老師問你,2添上1是幾?
3、看數字做動作:教師出示數字1--4,幼兒根據數字做相應數量的動作)
4、接著說數:教師隨意說數字,幼兒接著說下去,如:教師說1,幼兒接著說2、3、4
二、學習5的形成
1、小朋友,秋天到了,看看都發生了什么變化。
2、蘋果樹上的果實成熟了,今天小狗要去摘蘋果吃。我們看看它摘了幾個蘋果,是怎么摘的教師扮演小黃狗,摘蘋果,先摘4個蘋果。
小黃狗的蘋果摘好了,我們來數數它一共摘了幾個蘋果?
小狗剛想走了,想起了要送一個蘋果給小花狗吃,于是又回去摘了1個蘋果,現在我們來看看小黃狗一共摘到了幾只蘋果吧!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說4個蘋果添上1個蘋果有5個蘋果。
小黃狗一共摘了5個蘋果。
3、秋天來了,樹上的葉子也慢慢地變黃了,黃了的樹葉會掉到地上去,成了落葉。
教師演示一棵樹上落下來了4片樹葉。
接著又落下來了一片。
引導孩子說出4片落葉添上1片落葉有5片落葉。
4、以相類似的"形式引導幼兒學習5的形成。
5、小朋友,4片落葉添上1片落葉有5片落葉,那我們就知道了4添上1是5.
三、拾落葉
1、小朋友,秋天到了,你們也想去拾落葉嗎?
2、教師為每張桌子發放好一定的落葉。
3、請你們跟著老師一起去拾落葉吧,但是老師有一個要求就是要小朋友聽老師的指揮,老師請你先拾幾片,你就先拾幾片,然后拾幾片,還要邊操作邊說你是怎么做的。
四、結束部分今天我們學習了4添上1是5。
請小朋友下了課找一找教室里、家里,都有什么數量是5。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在喜羊羊野餐的情景中,引導幼兒通過相關信息發現、細心觀察、積極思考。
豐富詞匯,鼓勵幼兒積極地進行口語表達。
體驗分享的快樂,萌發幼兒初步的分享意識。
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喜歡并嘗試創編故事結尾,并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活動準備:
背景圖:草地小圖片:喜羊羊、小猴、小鳥、牛奶、面包、桃子、香蕉、棒棒糖。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大膽講述。
出示圖片:小朋友看,這是什么地方?草地上有些什么呀?(幼兒講述:這個地方有花、有草、有樹、真美呀!)這么美的地方,誰會來玩呢?(幼兒自由猜想)(到底誰會來玩呢?)出示喜羊羊的圖片:看,誰來玩了?(喜羊羊)你們喜歡喜羊羊嗎?我們一起和它打個招呼。喜羊羊來干什么得呢?(幼兒討論后總結,今天,喜羊羊還背著一個小包包呢?它是來野餐得!)你們知道什么是野餐嗎?(幼兒討論后總結:野餐就是帶許多好吃的東西到野外去吃)你們有沒有在外面野餐過?我們來看看喜羊羊都帶了哪些好吃的東西?
(香蕉、桃子、牛奶、面包、棒棒糖)
2、引導幼兒用好聽的語言描述食品:黃黃的、彎彎的香蕉;紅紅的、圓圓的桃子;方方的、甜甜的牛奶、軟軟的、香香的.面包、圓圓的、長長的、甜甜的、五顏六色的棒棒糖)數一數,喜羊羊一共帶了幾樣好吃的東西?(五個)引導幼兒根據情節思考、猜測。
3、喜羊羊正想吃東西,這時候,“嘰嘰嘰”誰來了?
喜羊羊有這么多好吃的東西,它會對小雞說些什么?
小雞對喜羊羊說:我喜歡吃軟軟、香香的食物,是什么呢?(幼兒猜想)喜羊羊把面包送給了小雞,小雞說謝謝你,喜羊羊說不用謝。
這時候,又來了一個好朋友,它長著長長的尾巴,喜歡在樹上跳來跳去的小動物來了,喜羊羊有這么多好吃的東西,它會對小猴說些什么?
小猴對喜羊羊說:我喜歡吃紅紅的、圓圓的水果,是什么呢?(幼兒猜想)喜羊羊把桃子送給了小猴,小猴說謝謝你,喜羊羊說不用謝。
4、噢,小鳥、白云姐姐聞到了香味也來了,喜羊羊會對小鳥說些什么?喜羊羊會請小鳥吃什么呢?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老師拿掉牛奶)看,喜羊羊請小鳥吃什么了?哪樣東西沒有了?(幼兒觀察,講述)喜羊羊請小鳥吃甜甜的牛奶了,小鳥說謝謝你,喜羊羊說不用謝。
喜羊羊想請白云姐姐吃棒棒糖。可白云姐姐飛得那么高,誰能幫助白云姐姐呢?把棒棒糖送給它呢?(鼓勵幼兒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幫助白云姐姐吃到棒棒糖)小鳥幫助了白云姐姐,把棒棒糖送給白云姐姐的。
喜羊羊把那么多好吃的東西給了好朋友,看,現在還剩下幾樣呀?
好朋友吃了喜羊羊的好吃的東西,心里怎么樣?喜羊羊自己心里怎么樣?為什么?原來和好朋友一起分享好吃的東西,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小朋友,你們平時會把好吃的東西分給朋友吃嗎?你有過嗎?說給大家聽聽。(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自由講述)你們都是好孩子,都是老師的好朋友,(出示棒棒糖)看,老師這里也有好吃的棒棒糖,也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來,大家一起跟我來!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后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中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晴朗的天氣里,和孩子們一起坐(躺)在草地上,仰望藍天,湛藍湛藍的天空中白云飄飄忽忽,變幻無窮,孩子們喜歡極了,他們常常交流著"這朵白云變成了……""那朵白云變成了……"有的還模仿白云變化的樣子飛來飛去。順應孩子們的興趣,我選擇了繪本《兩朵白云》,借以引導孩子們了解繪本中兩朵白云變化的情況,理解其中的關系,并在游戲情境中積極體驗變化的快樂,感知文學作品優美的語言,從而深深愛上文學作品。
活動目標:
1、學會用"我變成××""我變成××在做××"的句式表達白云的變化,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
2、通過游戲"白云變變變",積極體驗、感知兩朵白云的變化規律——"關系變",從中感受朋友間的關系。
3、完整欣賞繪本,感受散文豐富的語言和優美的意境,產生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4、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5、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觀察白云,了解白云變幻無窮的`特性。
2、材料準備:《兩朵自云》flash課件、展板、白云記錄表每兩人一份。
3、場地創設:活動室內布置與繪本內容相關的場景。
活動過程:
玩一玩自然狀態下,師幼共同以白云的身份"飛"進活動室。玩一玩"變變變"的游戲。
1、教師邊飛邊作風吹狀,幼兒隨著風吹而變化,師:"風吹來了,白云變變變,你變成什么了?"幼兒表述。師對幼兒的變化與表述進行回應,對孩子們創造性的表演表示鼓勵。
2、師幼再次飛呀飛,風一吹,云變了,師:"你變成什么了?在做什么?"(提高語言表達要求)先請表達能力稍強的孩子回答,以便對后面的孩子起示范作用。
3、白云飛累了,找個地方坐下來休息吧。
聽一聽教師以白云的身份,以講述自己的故事的方式,巧妙地引入《兩朵白云》的故事。
師:"我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白白,我的好朋友叫茫茫,我們常常在一起玩變變變的游戲,想知道我們變了些什么嗎?"教師用flash課件完整講述故事,幼兒傾聽。講到白云變化的時候教師適當停頓,讓幼兒猜測白白和茫茫會變成什么,幼兒邊思考邊聽故事。通過傾聽感受散文豐富的語言和優美的意境,產生對文學作品的興趣。(改編后的故事內容見附件)想一想教師以白白的身份和幼兒一起回憶、梳理故事內容。
師:"我和茫茫玩得真開心啊,咦?我們剛才都變了些什么呢?我都不記得了。"分三個層次進行梳理:
1、"我變成了什么?"(根據孩子的回答梳理先后順序)
2、"我的好朋友茫茫變成了什么?"
3、"我變××,茫茫變××"(梳理變化規律,從中感受關系)變一變教師和幼兒一起玩變變變的游戲,重點進行關系變。
師:"我的好朋友茫茫飛走了,沒有人和我玩了,可我還想玩,怎么辦呢?"(引發小朋友想玩的欲望)師生一起玩"變變變",分三個層次:
1、教師為中心變,幼兒應對變。
師:"白云飛呀飛,風吹來了,變變變,我變成了一朵花,你變成什么陪我呢?"幼兒想出各種與花有關的東西應對,如我變成小草,長在你旁邊陪你玩;我變成蜜蜂,采花蜜;我變成蝴蝶,圍著你飛呀飛;我變成水,給你喝,讓你快快長大;我變成肥料,給你施肥,讓你越長越壯……
2、幼兒為中心變,其他幼兒應對變。
師:"白云飛呀飛,風吹來了,變變變,他變成了一座橋,你變成什么陪他玩呢?"幼兒可以想出很多與橋相關的東西,如我變成汽車在橋上開,我變成摩托車在橋上開,我變成自行車,我變成船在河里陪著橋,我變成小魚在河里游,我變成烏龜在河邊爬……3、幼兒兩兩結對變。
師:"我和茫茫是好朋友,我們兩人一起變真有意思,你有好朋友嗎?你愿意和好朋友一起變嗎?"小朋友兩兩結對變。
師:"你們變得真多呀,就像我和茫茫一樣,我想把你們變的東西記下來,好嗎?"幼兒兩人共拿一張記錄表,一邊變一邊請老師幫忙將變的內容記下來。
說一說孩子們將記錄表全部展示到展板上,教師和幼兒一起觀察記錄表,并用散文詩中優美的語言,將這些變化串成一首長長的屬于孩子們自己的詩,激發他們的成就感。
師:"呀,自云們變了這么多,都可以串成一首長長的詩了。"天真大,天真藍,藍藍的天空一朵云都沒有。白白來了,茫茫來了,我來了,你也來了,我們一起變變變。我變成××,你變成××,我變成××,你變成××……天黑了,白白回家了,茫茫回家了,我回家了,你也回家了。藍藍的天空一朵云也沒有了,沒有云的天空真安靜,安靜的藍天真美。
活動延伸:
1、在游戲區域投放一些有關聯的物體圖片,豐富幼兒的經驗,啟發他們編出其他有關聯的詩句,如:你變成一張紙,我變成一支水彩筆;你變成小雨滴,我變成一把小花傘等。
2、美工區提供畫紙,供幼兒玩"變變變"游戲之后將自己變化的的東西畫下來。
活動評析本節活動采取積極體驗式教學方法,努力將教師、文本、孩子融合在一起,讓師生在自然狀態下,沒有任何壓力,沒有任何雜念,沉下心來,靜靜地體會、感受,享受課堂中那種恬靜、美好的氣息。也許這樣的課堂沒有太多波瀾,看上去不是那么熱熱鬧鬧,但卻是純凈、自然、流動的,也是順暢的。附:散文故事(對原文進行了改編)天真大,天真藍,藍藍的天大極了!
藍藍的天真安靜,安靜的藍天真美!
天邊有一個小白點,小白點兒會飛,向這邊飛,越飛越近,越近越大。
那就是我——白白。
天邊又有一個小白點兒,那是我的好朋友茫茫,"茫茫,快來!快來跟我一起玩!"我說:"我們來玩變變變。我先變,你再變。"我變變變,變成了一輛小汽車。
茫茫說:"看我的,我也變了。變變變——"(教師雙手張開做老虎狀,并稍稍停頓,待幼兒思考、猜想、表達)茫茫變成了一只小老虎。
我說:"不行不行,我要重新變,變成一個甜甜的、圓圓的水果。"我變變變,變成了——(故意停頓,讓幼兒猜一猜)我變成了一個大蘋果。
茫茫說:"我現在要變成——(教師伸出手,暗示幼兒,請他們猜一猜茫茫會變什么)一只大手。大手拿你的這個大蘋果。"茫茫一只大手,要來拿大蘋果。
我說:"不行,不行,我不讓你拿,我要變成一只美麗的——"(請幼兒猜測之后,教師講"變成一只美麗的蝴蝶")茫茫說:"蝴蝶真美麗,我也要變一樣東西和你一起玩。"(講述稍慢,并強調,讓幼兒感知變化的關系)茫茫變成了一只白鴿子。
我們倆一起飛呀飛,真開心。
這時候,風大了,我站不穩,連忙變變變,變成了一座山,穩穩地站著。
茫茫說:"你變成一座山,那我就變成一列火車,鉆山洞。"茫茫變成了一列長長的火車。
風更大了,我站不穩了,重新變變變——我變成了一座橋,穩穩地站著。
茫茫說:"你變成橋,我就變成一只帆船,陪著你!"風越吹越大,把茫茫吹走了,我追呀追,沒有追上。
茫茫走了,天上一朵云也沒有了。
沒有白云的天空真安靜,安靜的藍天真美!
教學反思:
我還有些不足,在孩子們自主閱讀完圖書時,請孩子們回答問題時,我應該讓孩子們完整的說出誰變的是什么,它覺得它變得怎么樣,比如:歪歪的,斜斜的汽車,這些知識點我沒有提到,可以給孩子們說說這些都是形容詞,對孩子的語言表達也是詞語豐富的一種。我的經驗不足,在細節上還需加強研究,還有很多需要向各位老師學習的,這些問題我會在今后的活動中仔細分析,加強自我的語言嚴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