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語言《搖籃》教案
推薦度:
大班語言教案《拜年》
推薦度:
《魯班的故事》大班語言教案
推薦度: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我做哥哥了》
推薦度: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
推薦度:
相關推薦
精選大班語言教案三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語言教案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真觀察畫面并參與討論,理解詩歌內容,初步學習朗誦。
2、大膽創編小狗戰勝老虎的情節,并認真傾聽同伴的講述。
3、通過對比、感知老虎與小狗的強弱之差,體驗小狗被老虎欺負后的心情,從小學會關心弱小。
活動重點:
能通過觀察,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理解詩歌內容,初步學習朗誦。
活動難點:
大膽創編小狗戰勝老虎的情節。
活動準備:
一幅深山的背景圖,山腳下停著一頂花轎(簾子可掀開),八只抬轎狀的小狗、八只小狗胸飾、一只老虎的胸飾、四張故事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第一張圖,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1、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張圖上有些什么?
2、師:花轎里會坐著誰呢?(掀開簾子)喔!原來是只大老虎。它想坐著花轎到山里去看風景,于是請來了8只小狗來抬它。老虎為什么要讓8只小狗來抬花轎呢?
評:開門見山地引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商量并討論“為什么讓8只小狗抬花轎”一方面使思維一下子活躍起來,另一方面為下一步的講述活動埋下伏筆。
3、我們來學學老虎是怎么叫的。老虎連叫聲都這么響,我們可以用什么詞來形容老虎?什么詞來形容小狗呢?
4、這只兇猛的老虎坐在花轎里看上去怎么樣?你是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5、老虎這么舒服,抬轎子的小狗心情是怎么樣的?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評:(3、4、5的三個提問,幼兒從老虎和小狗的叫聲、表情、動作中能很快抓住它們的主要特征,更好地為下面的講述活動奠定基礎。)
二、討論、創編故事情節。
1、小狗吃斬地抬著轎子往山上走,只聽見“哎呦”一聲,你們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找個小朋友來說說,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猜想。)
2、究竟是什么事呢?我們一起往下看(出示圖二)
3、個別幼兒講述畫面內容。
4、小狗忍受老虎的欺負嗎?怎么辦呢?我們大家一起來幫幫小狗吧!
5、幼兒討論小狗戰勝大老虎的辦法,老師參與幼兒的活動,聆聽幼兒的講述,幫助個別有困難的幼兒完成講述。
6、個別幼兒講述自己創編的故事情節(2"3)
7、像你們說的一樣嗎?我們接著往下看(出示圖三、圖四)把你看到的講給大家聽。
8、完整講述一遍。
9、你喜歡故事中的誰?為什么?
10、你能為故事起個名字嗎?
三、學習兒歌
教師故事編成了兒歌一起來聽聽吧!
1、教師有表情、動作的示范朗誦。
2、幼兒盾畫面跟誦一遍。(教師可用動作提示)
3、幼兒獨立朗誦一遍。
四、情境表演。
根據兒歌內容表演,請“一只老虎”、“八只小狗”其它人念兒歌。
評:這個情節安排使活動氣氛達到了高潮,幼兒分別體驗老虎坐轎、小狗抬轎的樂趣,體驗不同角色所引起的不同感受,從而產生情感共鳴,并對詩歌內容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五、結束
我們去把這首好聽的兒歌告訴你們的好朋友吧!
大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背景:
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由于主客觀等因素(居住條件改善,獨門獨戶;家長重智輕德,關注幼兒智力的發展……),孩子周遍常常圍著一群關愛他們的成人,卻很少有同齡玩伴,導致幼兒更多的考慮自我。故事《金金和藍點點》是一本繪本,此繪本內容雖然講站在麥田中不能走動、又有著一群小麻雀、兔子、鼴鼠陪伴的稻草人金金,仍覺得自己很孤單,想要有一個和自己一樣的稻草人作朋友,于是囑托青藤傳達愿與藍點點聊聊天的事,其不待言傳的卻是稻草人金金執著的追求一種叫“友情” 的愛。此內容非常貼近孩子的現實生活,并且很成功的把孩子內心需求、內心渴望——同齡伙伴、孩子自己的“友情”作了非常棒的宣泄和演繹,孩子通過重讀“自己的”故事來理解了“自己”的需要,同時感悟只要不停止、只要努力,一定會得到友情,體驗友情的魅力。另外,此作品很好的`把數(大小、距離)、科學(遠大近小)、情感(同類伙伴的友情)及社會性等領域進行了有機的整合。而且,語言優美、精練,畫面在寫實基礎上融入了情感,能吸引孩子觀察,給孩子帶來豐富的想象。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說說中感受金金、藍點點、青藤之間追求融融童真的過程,體驗友情的魅力。
2、嘗試在問題情景中觀察、分析畫面,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東方娃娃XX年3月綜合版25本
活動設計:
一、自然狀態下的自主閱讀
1、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解決書少人多如何看書這一問題?
2、自主翻閱一下,猜猜今天我們會一起講哪個故事?
[這是一本幼兒刊物,里面有3—4個故事,為了滿足幼兒——拿到一本新書迫不及待翻看的好奇心理、需求,我設計了此問題,意在為小朋友提供翻看的時間和空間,在滿足興趣的同時引入主題]
3、幼兒自己閱讀故事《金金和藍點點》,看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問大家或者老師
[教師給幼兒充足的時間、空間讓幼兒自主閱讀,并巡回傾聽幼兒的問題,旨在培養大班幼兒自主閱讀、同伴閱讀及質疑的能力。]
二、問題情景中重點畫面的共同閱讀
1、第一頁你從什么地方看出來金金和藍點點距離非常遠?
2、第二頁畫面上四個稻草人金金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為什么會有不同的表情?
3、青藤在為稻草人金金傳達友情時一共發生了幾件事?都有哪些事呢?
4、為什么稻草人金金的心情變化與青藤生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是一樣的?[教師選擇了非常有特色的二頁畫面,有意創設不同的、引而不發的問題情景,讓幼兒帶著問題:……去細細閱讀畫面,從畫面細節,畫與畫之間的關系找出答案,即畫面左右頁稻草人大小的強烈對比來表現金金和藍點點距離感,四幅長條畫面的類比,表現出青藤的傳達友情之艱難;而站在兩端的稻草人們,表情也在隨著青藤的生長而發生變化,從驚訝"高興"期待"無奈"著急,從而使孩子逐步和書交上朋友。]
三、幼兒思維碰撞后的自主閱讀
[讓幼兒用自己對畫面的理解、想象來講述故事。]
四、完整欣賞故事一遍
五、活動后的延伸
1、把繪本放在圖書角,讓幼兒有機會反復閱讀。
2、讓幼兒把繪本帶回家一星期,創設親子閱讀的時間和空間。
3、在表演角提供簡單道具,引起幼兒扮演故事的興趣。
活動后的啟示:
我們知道幼兒文學最基本的藝術智慧之一,就是在看似天真簡單的故事中隱藏著深邃的意義。故事《金金和藍點點》它沒有精巧的修飾,沒有嚴謹的邏輯,全然是一種大巧若拙、一派最本真、最自然的生命、友情般的愛的感覺和意趣。此活動中老師安排了許多次看似不經意的,卻蘊涵著不同方式、不同目的由淺入深的閱讀,把語言、畫面與情感高度融合,把握情感、傳遞情感,并把幼兒帶進故事。每一次的繪本閱讀,幼兒對畫面的理解、想象、生動有趣的情節產生不同的感悟與感動;每一次的繪本閱讀,幼兒都會重新理解“自己”,重新化解自己不同階段的疑惑,了解自己不同時期的精神需要。幼兒通過多次的閱讀:即自主閱讀、問題情景中的閱讀、思維碰撞后的閱讀、扮演閱讀、親子閱讀等慢慢品味、理解意在言外,畫中有話的繪本內涵,同時感悟只要不停止、只要努力,一定會得到友情,體驗友情的魅力。
大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喜歡聽故事,了解故事中各角色的性格特點:公雞的貪吃、愛聽奉承話;狐貍的狡猾;貓和畫眉鳥的機智、勇敢。
2、學說故事中各角色的主要對話,豐富詞匯:黑黝黝、急騰騰、高聳聳、熱烘烘。
3、能積極動腦筋參與故事情節,喜歡表演。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1、活動圖片(公雞的雞冠師用金色的紙做成)
2、提前請幼兒觀察圖片,理解黑黝黝、急騰騰、高聳聳、熱烘烘的含義。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引發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老師:“剛才我們一起看到圖片上有什么?”鼓勵幼兒說出“黑黝黝的森林、急騰騰的河流、高聳聳的山頭,到底發生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
二、老師結合圖片介紹故事名稱分段講故事,幫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并提問。
1、在黑黝黝的森林里有一座小房子(揭開式教具),里面住著……。在高聳聳的山上住著一只狡猾的狐貍。
2、貓和畫眉鳥為什么讓公雞在家里一聲不響?不能把頭探出窗口?
3、狐貍是怎樣唱的?為什么給它小豆?(引導幼兒感受狐貍的狡猾)
4、貓和畫眉鳥聽見了公雞的喊聲,于是它們走過……,跨過……,把公雞救回來了。(幫助幼兒掌握公雞喊救命時說的話)
5、貓和畫眉鳥為什么是“嚴厲”的對公雞說?(鼓勵幼兒模仿,提醒幼兒表現出嚴厲的神情。)
6、狐貍第二次來的時候,鼓勵幼兒和狐貍一起唱。(體現狐貍的狡猾)
7、狐貍為什么要說“不給公雞”?(進一步體驗狐貍的狡猾)
8、告訴孩子這次太遠,公雞喊一遍救命,它們沒聽見,引導孩子體驗公雞此刻的心情,幫公雞一齊喊救命。(鼓勵幼兒體現公雞的著急,此環節主要讓孩子學說對話)
9、幫助幼兒理解“非常嚴厲”,請幼兒模仿。
10、當貓和畫眉鳥發現公雞不見了,心情會怎樣呀?怎樣才能把公雞救出來?(理解貓和畫眉鳥的機智)
11、當狐貍走出洞口,請幼兒一起扮演貓和畫眉鳥救出公雞。
三、引導幼兒討論:你喜歡誰?為什么?你不喜歡誰?為什么?
1、引導幼兒感受角色之間的情感變化:
貓對公雞的情感是怎樣的?
貓對狐貍的"情感又是怎樣的?
2、引導幼兒各角色的特點:公雞的貪吃、愛聽奉承話;狐貍的狡猾;貓和畫眉鳥的機智、勇敢。
四、自然結束。
活動反思:
《金雞冠的公雞》是幼兒園語言教材中幼兒非常喜歡的一部文學作品,故事中的人物、情節生動、形象,是幼兒所喜歡的,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故事 的提問時能關注幼兒的語言表達,引出問題討論,啟發幼兒進行思考,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在活動過程中,我班幼兒能主動參與問題的討論,漸漸對這個故 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通過生動的語言講述故事,通過向幼兒提出啟發性問題來幫助幼兒理 解故事內容,使幼兒對《金雞冠的公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通過孩子們喜歡的故事,充分挖掘故事的教育作用對幼兒進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