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a久久久久_国产a免费_久久精品不卡_久久精品网_视频1区2区_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孕妇

好多范文網 haoduofanwen.com,好用的范文大全!

中班科學教案

愛庫百科 分享 時間: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點贊

中班科學教案

推薦度: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推薦度: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推薦度:

《沉與浮》大班科學教案

推薦度:

六年級科學教案

推薦度:

相關推薦

中班科學教案精選1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科學教案1

教學目的:

學習用實驗的方法了解溶解的現象,知道有的東西放在水里會溶解,有的不會。

教學難點:

幫助幼兒理解掌握溶解的現象。

教學準備:

1、若干盛器及小米,沙子,方糖,豆豆,味精,紅糖粉。

2、溫水,小口杯,小勺,糖,鹽,橘子草莓奶粉等飲料粉。

教學過程:

一、以游戲活動引入主題。

1、玩游戲"做客"老師以主人的身份說:小客人請進,請喝水。

2、幼兒品嘗糖水和鹽水,引導幼兒說說水的味道。

教:小朋友水好喝嗎?

幼:水甜甜的很好喝。

幼:老師我的水是咸的不好喝。

教:怎么有的小朋友說水是甜的有的是咸的呢?

幼:因為甜的水里有糖。

教:糖在哪呢?

幼:對啊,糖在哪呢?

幼:糖在水里不見了。

幼:我知道,糖溶了。

教:那咸的水呢?

幼:是鹽。

幼:鹽也是不見了,溶了。

教:小朋友說甜的水和咸的水里放了糖和鹽,那糖和鹽在哪呢?是不是溶了呢?現在老師做個實驗。

3、老師示范小實驗:糖和鹽不見了。

教:小朋友看,老師把糖放進水里糖在嗎?

幼:在,糖在水底呢?

幼:怎么糖不會不見呢?

幼:有一點糖不見了。老師你搖一搖。

幼:用筷子攪動,媽媽做糖水給我就是用筷子攪動的。

教:好,我用筷子來攪一攪看看有什么變化。

幼:哦,糖越來越小了。

幼:糖不見了。

教:糖到哪去了呢?

幼:沒有了。

幼:跑到水里去了?

教:糖在水里就會不見了,這是糖"溶解"了。那鹽呢?

幼:鹽也是溶解了。

幼:糖和鹽溶解在水里就成了糖水和鹽水了。

幼:那放進奶粉就成牛奶了。

二、幼兒實驗活動。

1、提出問題,幼兒設想,老師做集體記錄。

教:除了糖和鹽,小朋友還知道哪些東西也會溶解呢?

幼:棒棒糖,砂糖,雪糕,冰棒,紙會溶解。相片,筆,鞋子,花,小動物,布娃娃不會溶解。

教:那小朋友看老師這些東西哪些是會溶解的哪些是不會溶解的呢?

2、幼兒根據提供的材料進行猜想并記錄。

幼:"我想沙子會溶解,""方糖也會溶解""豆豆不會溶解"

教:請小朋友把你的猜想記錄在你的記錄紙上。

幼:"老師我猜想味精不會溶解,""我認為沙子不會溶解""我猜小米會溶解,這樣它才會變成米飯的"。

教:是不是這樣呢?請小朋友拿實驗材料一一試一試。

3、幼兒做實驗驗證猜想,并記錄實驗及發現。

教師讓幼兒將方糖和紅糖放進水中進行觀察,并用筷子攪拌后發現方糖變小了,且越來越小至不見了。

實驗中小朋友還發現紅糖比方糖溶得快。

4、幼兒講述實驗過程及發現。

三、延伸活動:

1、制作飲料。

教:小朋友在剛才的實驗中已經知道糖放在水里溶解后就變成了糖水,那如果把橘子粉,草莓粉,等飲料粉放在水里會變成什么呢?

幼:"會變成飲料""變成草莓飲料""變成橘子水"

教:我們現在就來制作飲料。

幼兒動手做飲料。"老師我做好了。是草莓水,甜甜的""我也做好了是橙汁"他的冰糖還沒溶呢,太慢了"。

2、提出新的問題:溶解的快和慢。

中班科學教案2

活動目標

1、經過有序探索、自由發現,讓幼兒感知磁性這一科學現象,培養幼兒的探索興趣和探索本事。

2、引導幼兒運用討論、交流等方式進行研究,體驗與同伴探索交往的樂趣。

3、培養幼兒樂于幫忙別人的品質。

活動準備

1、磁鐵若干,各種試驗材料(鈴鐺、木塊、布條、釘子、曲別針、夾子等)若干,

2、小貓頭飾、釣魚桿、小魚若干條,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

教師扮貓媽媽,邀請小朋友到家里做客。

在音樂伴奏下進入教室。

二、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1、請幼兒打開禮物,幫貓媽媽尋找禮物中的秘密。

2、幼兒交流自我的新發現,認識磁鐵。

3、幼兒動手把禮物中能被磁鐵吸引的物品放到小桶里,

引導幼兒觀察,討論磁鐵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4、得出結論:磁鐵只能吸引鐵制品。

三、合作探究,了解磁鐵的特性。

1、引導幼兒尋找生活中哪些物品能被磁鐵吸引。

2、啟發幼兒用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撿起撒在地上的針。

四、游戲―釣魚

在音樂伴奏下,來到池塘幫貓媽媽釣魚。

活動延伸

設立科學發現角,利用磁鐵發現更多的秘密。

中班科學教案3

1、教學目標:

·進一步感知磁鐵能吸鐵的特性,嘗試運用各種方法取出水中的東西并進行分類。

·大膽探索并能講述自己的發現。

·體驗探索磁鐵的樂趣。

2、教學準備:

磁鐵;探索材料:回形針,玩具,一元硬幣,夾子,茶葉罐等鐵制材料和非鐵制材料:積木,塑料玩具,紙杯,玻璃球,氣球……

裝水的大盆兩個;取物工具---簍子、盤子、有磁鐵的釣鉤、勺子、筷子等;空箱子2只,空盆1個

3、教學過程

a) 情景引入

(出示大盆)師:陳老師遇到一個問題---小弟弟把許多東西一起扔到了這兩個玩水的大盆里,這可怎么辦呢?

提出問題討論:怎樣才能將這些東西拿出來呢?你們能幫我想想辦法嗎?

b)初次探索水中取物

·幼兒用磁鐵水中取物。(規則---不能用手拿)

·經驗交流:磁鐵是怎樣幫助你取出東西來的?你取出了哪些東西?

c)分組實驗,再次探索水中取物

·幼兒嘗試用磁鐵取水里的東西。

師:磁鐵能將水里的其他東西取出嗎?請你試一試。

·討論并總結:取出的都是鐵制品,磁鐵能吸鐵。

師:你有沒有取出東西?為什么沒取出?這些東西為什么能取出來?它們有什么一樣的地方?

·討論:有哪些方法能取出水里的東西?

·幼兒用各種工具水中取物。

·幼兒交流取物經驗。

師:你用了什么方法取出了什么東西?

·環保教育---保護環境,不亂扔東西。

d)取出物分類

·幼兒將取出物分類

· 師生小結:今天,我們動腦筋將水里的東西取出,發現……是鐵制的,能被磁鐵吸起來;……是木頭的、塑料的、紙的,不能被吸起來。

·經驗遷移:磁鐵的作用可大了,生活中有許多東西也用了磁鐵,你知道哪些東西請磁鐵幫忙的?發現了告訴大家并記錄在記錄紙上。

延伸區域游戲:杯中取物

·介紹游戲和記錄表的使用。

·幼兒游戲---按記錄表的要求將水杯里的回形針用磁鐵取出(磁鐵貼在杯外吸)

中班科學教案4

活動背景:

幼兒對植物生長有濃厚的興趣。利用幼兒身邊的事物。引導幼兒主動探究,有利于幼兒終身發展。因此設計了此次活動《綠豆》。

活動目標:

1.觀察綠豆生長發芽的過程。

2.總結綠豆生長環境。

3.體驗種綠豆的快樂。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

1.已有觀察植物的經驗。

2.綠豆發芽過程圖片。

3.綠豆、水、盤子。

活動過程:

一、看圖觀察

每張圖片有什么不同呢?(有的豆豆有葉子,有的豆豆沒葉子)

為什么綠豆能長出葉子?(小豆豆在花盆里,我們給它澆水了)

二、合作思考

綠豆在什么環境下可生長發芽?(幼兒思考討論,教師給予啟發)

察教事先準備好的已經發芽的綠豆(水生,土生)。

綠豆“躺”在哪里?(有的在水里,有的在土里)

綠豆要生長,除了土和水,還需要陽光。

三、動手操作

分組,合作種綠豆。

將綠豆放在盤子里,均勻放平。倒水,最后搬到有陽光的地方。

以后的日子隨時觀察綠豆,渴了澆水,綠豆才能生長,發芽。

活動反思:

活動從幼兒生活實際出發。活動過程中幼兒能長時間耐心的觀察植物,主動思考植物發芽過程每個階段的區別,提高了幼兒有意注意的能力。種綠豆的環節中幼兒能在教師的帶領下,按步驟進行綠豆種植。提醒幼兒要記得給小綠豆澆水,這樣綠豆才能發芽。培養了幼兒愛護植物,愛護大自然的意識。

中班科學教案5

活動目標

1、能按順序的進行細致的觀察,將衣著相同的兩個小熊找出來;

2、提高幼兒的視覺辨別本事。

活動準備

1、掛圖:《視覺辨認》

2、幼兒用書:《我的數學》第22頁;

3、小熊卡片24張,褲子線條、顏色一樣的,各6張,分4組;

4、水彩筆、粉筆。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入

有一天,小熊哥哥與小熊弟弟去逛街,街上可熱鬧了,人來人往,小熊哥哥與小熊弟弟走丟了,

小熊哥哥找不著小熊弟弟很著急,所以,想請小警察幫忙小熊哥哥找到小熊弟弟,引出下個環節。

二、游戲:“猜猜我是誰”

玩法:教師依次出示紅、黃、藍、綠四種顏色,讓幼兒辨認。

三教師依次出示4張不一樣衣著的小熊卡片,讓幼兒觀察,分別說出每張卡片上小熊褲子的顏色。

四、團體游戲:“我的朋友在哪里”;

玩法:

教師將有衣著條紋不一樣小熊卡片發給幼兒,幼兒將卡片舉在胸前,

然后,在4個圈里找到和自我拿的小熊卡片一樣的小熊,就在哪個圈里。

(游戲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幼兒能否按照小熊褲子條紋的顏色排列尋找朋友,

找到后要提醒找到的幼兒再次比較)。

五、游戲:找到小熊哥哥與小熊弟弟

1、玩法: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一樣的小熊在哪里》圖上的10個小熊的衣著,

然后讓幼兒找出衣著相同的小熊哥哥與小熊弟弟;

2、發書讓幼兒自我操作,把小熊哥哥與小熊弟弟用彩筆圈起來。

中班科學教案6

活動目的:

1、了解冰融化的過程。

2、在探究的過程中學會從多角度解決問題。

3、學習運用比較的方法在操作中發現問題、獲取經驗。

活動準備:

兩塊大小一樣的冰塊,托盤,每人一塊冰(里面凍有一個小禮物)記錄卡每人一張,筆,毛巾,缸子,熱水,溫水,涼水,棉被,酒精燈,小錘等工具。

活動過程:

1、引發問題,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

(1)用什么方法能讓冰塊慢點化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教師這有一塊冰,我不想讓這塊冰融化,請小朋友們幫教師想想辦法。

(2)討論用一種記號,記錄下自我想到的方法。

請小朋友們把你想到的方法記到你的紙上。

幼兒能夠展開討論,互相交流一下自我想到的方法。

2、在操作中去驗證自我的猜想。

(1)師:小朋友們你們看教師給你們準備了好多的材料,請你們用這些材料試一試,看看哪個小朋友的冰融化的最慢并把你使用的方法記錄下來。

幼:教師我用被子蓋起來它就不化了。

教師我把它放進冰箱里他也不化了。

教師我把它放進了涼水里。

(2)總結哪種材料使冰化的慢一些。

請幼兒比一比剩下的冰,講講使用的方法,就明白使用哪種操作材料融化的慢了。

3、提出新問題:用什么方法使冰化的快一點。

(1)師:教師這又有一塊冰請小朋友們想一想怎樣使冰化的快一些請小朋友們用周圍的材料試一試。

幼:教師我把它放在熱水里,冰變小了。

教師我把它放在暖氣上,冰都化了,變成水了。

教師我把它砸碎了,放在水里冰不見了,變成了水。

(2)請幼兒比一比誰的冰最小,講講它的融化方法。總結出冰化的快的方法。

(3)經過比較,讓幼兒學會幾種使冰融化的快的方法及保存冰塊的方法,使幼兒學會探索的方法。

4、玩游戲:冰中取物。

師:小朋友們我們來玩個游戲好嗎教師帶來了好多的小禮物,藏在冰里了,請小朋友們用你剛才學過的方法,把禮物取出來,看看哪個小朋友最先拿到禮物。

好,預備――開始。

幼兒開始進行操作,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使用熱水以及操作工具時注意安全,如果水灑了提醒幼兒及時地用抹布清理干凈。

(幼兒開始了自我的探索,都想第一個把禮物取出了,有的幼兒就很快想到了剛才使用過的方法,有的小朋友把冰放在暖氣上,靜靜的等待冰的融化過程,一點也不羨慕別人,就在專注自我的融化過程。

取到小禮物的小朋友能夠互相欣賞一下小禮物,并向小伙伴講講自我是怎樣取到小禮物的。

5、活動延伸:

和日常生活結合起來,請幼兒講講在生活中是怎樣儲藏冰糕及融化冷凍食品的,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中班科學教案7

活動目標:

1、知道熊貓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

2、知道熊貓是一種生活在深山竹林里愛吃箭竹的動物。

活動準備:

1、PPT課件、玩具熊貓。

2、幼兒去動物園看過大熊貓。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熊貓的特征和生活習性。

教師:小朋友很喜歡小動物,你們看,誰來了?(出示熊貓玩具)

(1)提問:你們喜歡熊貓嗎?為什么?

(2)提問:熊貓是什么樣子的?

(3)提問:它生活在哪里?它喜歡吃什么?

活動反思:

科學教育蘊含的教育價值主要在于親歷探究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從而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應用。幼兒學習的動機與成人不同,他們的動機完全依賴于對被認知對象感興趣的程度。

中班科學教案8

活動目標:

(1)了解彈性的基本特性,獲取有關彈性的科學經驗。

(2)能積極參加科學探索活動,培養關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3)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4)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活動準備:

彈性及彈簧的玩具。用具等,有彈性的物體(如松緊帶。海綿。彈力布皮筋)。

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操作材料,初步感知彈性。

A.幼兒操作,觀察用力拉或壓彈簧及有彈性的物體時它們的外形變化。

B.幼兒講述自己的探索發現,了解彈性的基本特征。提問:在玩的時候發現了什么?你是怎樣發現的?小結:當用力拉或壓時,彈簧。松緊帶。海綿等都發生了變化,有的變長,有的變短,有的變形;不再壓時,這些物體都能恢復原來的形狀。這就是彈性。

(2)幼兒再次操作材料,發現許多物體都有彈性,但彈性大小不一樣。提問:還有哪些物體有彈性?這些物體的彈性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小結:許多物體都有彈性,但彈性的大小不一樣。

(3)說一說:有彈性的物體。提問:還有哪些物體有彈性?這些物體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什么方便?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中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

中班科學教案9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螞蟻的外形特征和主要生活習性。

2、通過觀察、交流、討論等,發現螞蟻的基本特征。

3、愿意參加探索活動,知道要愛護螞蟻。

4、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團結、謙讓。

5、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1、ppt課件:螞蟻的特征

2、小螞蟻若干,小昆蟲盒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觀察螞蟻,引起幼兒的`討論興趣。

教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小客人,它長得很小很小,仔細看一看,會是誰呢?

二、展開

1、課件演示:

幼兒有序地從整體到局部進行觀察,認識螞蟻的外形特征。

2、教師:看清楚了嗎,螞蟻長得什么樣子?

幼兒在集體中進行交流。

3、提問:

(1)頭上有什么呀?觸角是直直的嗎?(觸角、眼睛、嘴巴)

(2)螞蟻的觸角有什么用呢?

(3)螞蟻的身體分成幾個部分啊?(頭、胸、腹)

(4)螞蟻有幾條腿?長在哪里?

4、教師小結螞蟻的外形特征。

螞蟻由頭、胸、腹組成,頭上長著一對觸角,一雙眼睛和嘴巴,身上長著六條腿。

三、觀看課件,了解螞蟻的生活習性。

1、討論:小螞蟻的家在哪兒?

2、引導幼兒觀察了解螞蟻的主要生活習性。

四、拓展經驗

觀察各種各樣的螞蟻,比較不同。(大小、顏色、花紋)

教師:螞蟻的種類可多啦,我們中國就有600多種。

它們有什么不一樣呢?

(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自由討論。)

中班科學教案10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活動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長過程。

2、知道青蛙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幼兒保護青蛙的情感。

教學重點: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

教學難點:小蝌蚪變青蛙的操作步驟

活動準備:

1、小蝌蚪成長過程操作卡(人手一份)

2、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1)師:你們聽到了什么聲音?

(2)模仿青蛙的叫聲。

(3)師:你們見過青蛙嗎?誰知道青蛙是什么樣子的?

2、出示青蛙和蝌蚪的圖片,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主要特征。

(1)出示青蛙圖片,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青蛙的特(頭頂上有兩只大眼睛,披著綠衣裳,露著白肚皮,四條腿。)

(2)師:你們知道青蛙小時候是什么樣子的嗎?

出示蝌蚪圖片,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蝌蚪的特征。(黑黑的身體,大大的腦袋,細長的尾巴。)

3、觀看課件《小蝌蚪變青蛙》,教師引導幼兒了解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并分發小蝌蚪變青蛙的步驟卡片進行操作。

(1)引導幼兒討論小蝌蚪是怎樣變青蛙,在了解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后教師把操作卡分發給每位幼兒。

(2)幼兒分步驟操作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教師巡回指導。

(3)展示幼兒作品。

4、與幼兒一起欣賞小蝌蚪變青蛙的視頻,加深幼兒對小蝌蚪變青蛙成長過程的認識。

5、教育幼兒要愛護青蛙。

(1)師:青蛙有什么本領?(青蛙的本領就是捉害蟲。)

(2)師:那你們知道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捉多少害蟲嗎?

(青蛙是捉蟲能手,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消滅一萬只害蟲,保護了莊稼。)

6、師:青蛙的本領這么大,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它呢?

活動小結:

小朋友們,青蛙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幫我們保護莊稼,所以我們要保護青蛙,不能傷害小青蛙,不要去捕捉和吃青蛙,若看到有人捕捉青蛙和小蝌蚪要去阻止他們,好嗎?

教學反思:

一、成功之處

幼兒的情緒高漲,在老師的引導下能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短短活動運用了一系列活動方式,使得幼兒無暇分神,樂此不疲。通過多媒體教學,不僅讓幼兒對蝌蚪變青蛙的過程有直觀的影響,而且讓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掌握到教學的重難點,并且進行了反復練習。在活動過程前,我還擔心會出現混亂的現象,但在活動過程中因為是第一次用多媒體教學,并且掌握住了幼兒年齡的特點,在整個活動中幼兒表現的都很積極。

二、不足之處

通過這節活動,我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的教學實踐能力還需要提高,在活動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例如:幼兒的操作時間較短暫,雖然有動手操作可是操作過程中幼兒的協作能力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如果讓我在重新上這節課我想在活動中幼兒操作的環節可以讓幼兒一整組進行分步驟的操作,加強幼兒協作能力的培養;在活動完成后可和幼兒進行小青蛙保護莊稼的故事創編,并讓幼兒分角色表演,加深幼兒保護青蛙的意識。

中班科學教案11

活動目標:

1.了解水具有溶解的作用。

2.體驗與同伴分享的樂趣。

3.喜歡參加與制作飲料。

活動準備:

準備開水、果汁沖劑、砂糖、鹽、杯子、水果粒、冰塊等。

活動過程:

1.教師提出口很渴,想喝點飲料,以此引入課題,引發幼兒活動興趣。

2.教師與幼兒共同制作飲料。

(1)引發幼兒與同伴說一說自己喜歡喝什么味道的飲料。

(2)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先取喜歡的味道,把沖劑放進杯子里,再加入開水,用勺子攪一攪,它又變成了什么樣。

(3)請幼兒加入冰塊,做成美味的冰鎮飲料,引導幼兒觀察冰成在水中的狀況。

3.教師與幼兒共同品嘗飲料。

(1)啟發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制作的飲料。

(2)請幼兒與同伴一起分享品嘗自制的飲料。

活動延伸:

1.在科學區提供鹽、糖、沙、杯、水等材料,讓幼兒進行“能在水里溶解的東西”的科學小實驗。

2.引導幼兒用各種辦法溶解肥皂,帶領幼兒用肥皂水到戶外玩吹泡泡的游戲。

中班科學教案12

一、活動名稱:小種子大集合

二、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不同的種子。

2.觀察并辨認種子的外形特征。

三、活動準備

掛圖、各種種子數顆、紙盒或瓶子。

四、活動過程

1.教師展示種子后提問。

教師:①你曾經看過哪些種子?數一數你認得幾種?

②這些種子是什么顏色?

③比較一下這些種子的大小形狀。

⑴請幼兒根據顏色分類,把顏色一樣的種子放在一起。

⑵請幼兒根據大小分類,把大小一樣的種子放在一起。

2.教師請幼兒摸一摸每種種子并提問。

教師:①種子摸起來有什么感覺?

②不同的種子摸起來感覺有什么不同?

3.種子配對游戲。

將各種種子放在一個紙盒或瓶子中,以本班種子的類別分成種子小組,把代表本組的種子擺放到桌子中間(例如

紅豆小組就把紅豆擺放到本組桌子上)。教師請一位幼兒摸種子,用布或手蒙上幼兒的眼睛,讓其在紙盒或瓶子中任意摸一顆種子,然后去找相應的種子小組進行配對。配對成功的幼兒可給予獎勵。

中班科學教案13

活動目標:

1、通過"買菜"活動,了解常見菜的特點,體驗買菜的快樂。

2、在操作與游戲中,使幼兒獲得分類、數數及數物對應的經驗,并促進交往能力的發展。

3、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課前帶領幼兒進行買菜的實踐活動及開展買菜的角游活動

2、若干蔬菜、肉類、水產品的實物

3、幼兒用卡片、籃子、電話機等

活動過程:

一、回憶交流買菜的經歷(了解常見菜的特點,共同分享買菜的快樂)師:前幾天,陳老師帶我們一起到菜場上去買菜了,你們覺得開心嗎?那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1、播放課件師:看了剛才的錄象,誰來說一說,你那天買了什么菜?為什么買這種菜?你是怎么買的呢?

2、幼兒交流(教師引導幼兒從菜的名稱、特征、營養、買菜的經驗等方面加以交流)

3、師小結:菜場上的菜可多啦,有的買了蔬菜,有的買了魚,有的買了肉類。因為每樣菜都有它不同的營養,所以,我們小朋友要樣樣菜都愛吃,我們的身體才能長得棒。

二、給菜寶寶分家

1、師:今天,送菜叔叔把送往菜場上的菜都混在一起了,這樣,買菜的人就覺得很不方便,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讓幼兒回憶菜場上的菜是怎么擺放的?引導幼兒說出把菜分類放開)師:按小朋友的辦法要安好幾個家,可陳老師只安了三個家,你們同意不同意?(與幼兒一起討論,了解蔬菜類、肉類、水產品類中的常見菜。)

2、幼兒操作活動"給菜分家"師:現在請小朋友幫助叔叔把菜送到菜場去,送菜時看清楚你拿的是什么菜,應該放在哪個家?并把家里的菜放整齊。

3、教師帶領大家巡回檢查

三、角游:買菜

準備(創設菜場環境):

(1)協商4名幼兒為賣菜的叔叔阿姨,老師和其他孩子為買菜人

(2)"顧客"每人一藍子,內有數物卡。

1、師:剛才我們把菜送到了菜場,可菜場上還沒有叔叔阿姨賣菜呢?怎么辦?(協商4名幼兒做賣菜人)

2、電話鈴聲介入:阿姨:"你是中2班的陳老師嗎?我是廚房里的阿姨,今天廚房里的菜不夠了,阿姨請中2班的小朋友幫幫忙、買點菜,行嗎?"

3、阿姨給我們開好了購菜的"菜單"(老師出示兩種"菜單"):看看菜單上說的是什么?看清楚了以后,你可以自己按菜單直接去買菜,不行的話可以問菜場上的叔叔阿姨怎么買?(引導幼兒觀察討論,理解菜單的含義)

4、幼兒游戲(對第一次很快完成任務的幼兒給其提供第二次機會,難度加大)

5、買完菜的幼兒相互交流:你買了什么菜?買了多少?也可相互檢查是否正確。(還可以鼓勵幼兒向客人老師去交流)

活動反思:

1、孩子在唱歌時參與的積極性不高,我沒有及時地采取有效地措施,如用一些生動的動作等來激起孩子的興趣。

2、游戲時間太長了,并且形式不夠豐富,所以看起來很枯燥。

3、沒有充分地利用圖譜。

4、可以設計買菜的情景,老師扮演“奶奶”和小朋友一起去買菜。

因為準備不夠充分,教學中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不足,這就有待于我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去完善,多多吸取別人的好的教學方法,并且將日常教學工作做得更扎實。

中班科學教案14

活動目標:

1.觀察發現柳樹長新葉了,并了解柳條的一些基本特征。

2.能夠從周圍環境中找到柳樹。

活動準備:小區里栽有柳樹的地方

活動過程:

一、柳樹長新葉了

1.教師帶領幼兒來到柳樹下,請幼兒說說這是什么樹?

2.引導幼兒觀察柳樹枝

提問:

1)柳樹的枝條上有什么了?

2)柳葉是什么顏色的?

3)一片一片的小葉兒是什么形狀的?像什么?

4)兩頭尖尖的柳葉兒是怎樣長在枝條上?

3.教師小結:春天到了,柳樹發芽了,長出了一片片嫩綠嫩綠的小葉兒,小葉兒兩頭尖尖的,一頭長在柳枝上,一頭隨柳枝向下垂,這邊長一片,那邊長一片。

二、長長的柳條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柳條的特征。

提問:

1)長滿新葉的柳條,它往哪個方向長的?

2)一條一條的柳條像什么?

3)風一吹,柳條它會怎么樣呢?

2.請幼兒用兩條手臂來模仿下垂的柳條和迎風擺動的柳條的樣子。

3.教師小結:細細長長的柳條像小姑娘的辮子,沒有風的時候,一條條的柳條是往下垂的,風吹來的時候,下垂的柳條就隨風擺動。

三、找找柳樹

1.師:在我們的小區里,還有許多柳樹呢,我們再去找找好嗎?(組織幼兒尋找柳樹)

2.找到后請小朋友講講為什么是柳樹?(講出柳樹的特征)

四、結束:

回活動室休息。

中班科學教案1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利用現有的材料,探索哪些物品能拿來裝水澆樹。

2、體驗幫小樹小草澆水,感受勞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各種瓶罐、杯子、臉盆、桶、塑料袋。事先選擇好澆小樹小草的地點。

活動過程:

一、話題

1、師:小朋友們,剛才我們出去玩過了,玩的口渴的的時候你會干什么?

幼:我口渴的時候會喝水。

2、師:你覺得小樹小草會口渴嗎?

幼:小樹也會口渴,也要喝水。

3、師:小樹什么時候會喝水呢?

幼:下雨的時候。

4、師:昨天和今天都沒下雨,小樹小草肯定口渴了。我們去喂它們喝水好不好?

幼:好!

二、尋找澆水工具

1、師:我們得找樣工具裝水,老師這里有那么多的工具,你們找找看哪樣東西可以裝水澆花呢?

幼:塑料瓶可以裝水、杯子可以裝水、桶可以裝水、牛奶瓶可以裝水、臉盆可以裝水。

2、師:塑料袋可以裝水嗎?

幼:不可以(少數幼兒說可以)

3、教師演示用塑料袋裝水。師:塑料袋能不能裝水?

幼:可以

三、澆水去

1、師:原來有那么多的東西可以裝水,那現在我們去給小樹小草喝水吧!

2、一起到事先選擇好的地點,教師要求:小朋友把袖子卷起來,在澆水的時候盡量不要把袖子、褲子、鞋子澆濕了!

3、幼兒選擇一樣裝水工具去澆花!教師幫拿塑料袋的幼兒裝好水。

課后反思:我覺得整堂課下來,進展的還是比較順利的,對于托班的小朋友來說,在平時的生活中用來裝水的東西有很多,他們已經知道杯子是可以用來裝水的,牛奶瓶也可以裝水,這些都是幼兒的已有經驗。對于塑料袋能不能裝水,幼兒間產生了分歧,教師直接示范一目了然,所有的意見都統一了。

159245
領取福利

微信掃碼領取福利

微信掃碼分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综合色久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日韩超碰在线 | 日本不卡免费新一二三区 | 极品一区| 美女视频黄的免费 | 成人在线视频网 | 龙珠z在线观看 | 夜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观看 | 久久久www| 在线免费观看日本 | 国产精品高潮呻吟久久av野狼 | 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 午夜激情影院 | 午夜影晥|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丝袜 | 亚洲欧美综合 | 免费午夜剧场 | av一级久久| 九九99靖品 | 涩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在线视频亚洲 | 国产一级片91 | 午夜小视频免费观看 | 欧美久久一级 | 亚洲免费网 | 精品99久久久久久 | 亚洲欧美激情精品一区二区 | 美女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 日韩一区不卡 | 亚洲成人免费视频 |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 |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 | 久久99蜜桃综合影院免费观看 | 91免费在线| yiren22 亚洲综合 | 国产在线色 | 亚洲逼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