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蠶寶寶》中班教案
推薦度:
愛護環境中班教案
推薦度:
《病毒快躲開》中班教案
推薦度:
幼兒園中班教案
推薦度:
全國愛耳日中班教案
推薦度:
相關推薦
【精品】中班教案范文匯總六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 學習識別和判斷有用的垃圾。
. 懂得不能隨意扔垃圾,培養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 事先請幼兒用圖畫記錄家人一天當中扔掉的垃圾。
. 事先把垃圾圖卡(見材料制作)放大,放進垃圾袋內。
. 布布手偶。
活動過程
學習領域:
形式 :小組
1. 老師一邊出示垃圾袋,一邊與布布手偶對話:
. 布布:今天的垃圾袋特別重,里面一定有很多垃圾。
. 老師:我們來看看袋子里都有什么垃圾。
. 布布(看看垃圾袋):咦?里面有些東西不是垃圾啊。
2. 向幼兒提問:“什么是垃圾?”(垃圾就是沒有用的東西。)
3. 布布提議大家檢查袋子里的垃圾,每次出示一張垃圾圖卡,向幼兒提問:
. 這是什么?
. 它還有用嗎?可以用來做別的東西嗎?
. 你能用它來做什么?
4. 發給幼兒每人一張垃圾圖卡,請幼兒判斷:圖中的“垃圾”還有沒有用,然后把沒有用的垃圾圖卡放進垃圾袋內。
5. 請幼兒出示記錄家人一天扔掉的垃圾的`圖畫,一起討論哪些東西還有用。
6. 老師引導幼兒知道:在扔掉垃圾前,應該想想它還有什么用途。不要隨意丟棄垃圾,污染環境。
活動評價
. 能參與討論,判斷哪些垃圾是可以再利用的。
. 能愛護環境,不隨意扔垃圾。
活動建議:
. 可引導幼兒將有用的“垃圾”進行分類存放。如喝完的礦泉水瓶、酸奶瓶、吃完糖的糖罐等。然后,利用這些“垃圾”做一些手工作品。進一步幫助幼兒了解:有些“垃圾”是可以循環再利用的。
中班教案 篇2
一、來園接待
1、 熱情接待幼兒及家長,觀察幼兒的入園情緒和精神狀態。
2、 提供玩具和圖書供幼兒自選進行活動。
3、 引導幼兒和老師一起照顧自然角、更換氣象角、準備點心角等。
二、區角游戲
內容:娃娃家、醫院、超市、理發店、點心店、建筑工地、圖書吧、大舞臺、動物園、聰明屋等。
觀察與指導要點:
1、是否有較強的角色意識,是否有相應的角色語言和行為。
2、是否愿意共同整理材料,物歸原處。
三、生活活動、自由活動
觀察與指導要點:
1、觀察幼兒洗手情況 ,并隨機指導。
2、觀察幼兒吃點心情況,指導個別幼兒一口餅干一口牛奶,并作好記錄。
3、觀察幼兒能否在點心后擦嘴,并放好毛巾。
4、引導幼兒了解一些簡單交往的方法,體驗和朋友共處的快樂。
四、運動
游戲1:小勇士
活動目標:
1、在不同的障礙中練習鉆、爬、攀登等動作。
2、體驗與同伴一起運動的快樂。
觀察與指導要點:
1、 觀察幼兒在不同的場景中是如何鉆爬的,活動量如何,注意休息、喝水和擦汗。
2、 引導幼兒選擇人數少的路線活動,減少等待的時間。
五、學習活動
學習活動一:最好吃的蛋糕
活動目標:
1、觀察小老鼠為媽媽送上自己做的蛋糕的相關情節,并能用語言表述對故事的理解。
2、體驗寶寶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準備:PPT、頭飾、蛋糕
活動過程:
一、看看合照(價值分析:看合照,引起閱讀故事的興趣)
1、看老鼠一家合照:今天,我帶來一張媽媽和寶寶們的合照,想看看嗎?看,這是老鼠一家,最大的"是鼠媽媽,鼠媽媽有三個寶貝孩子,他們是鼠老大、鼠老二和鼠老三。
2、寶寶愛媽媽:鼠媽媽很愛她的寶寶,鼠寶寶也很愛很愛他們的媽媽,那你們愛你們的媽媽嗎?怎么愛呢?
小結:媽媽很愛我們,我們也很愛我們的媽媽。
二、做做蛋糕(價值分析:觀察小老鼠為媽媽做的蛋糕的故事情節,表述對故事理解)
1、師:有一天,老鼠三兄弟聚在一起悄悄地說著什么。我們來聽聽他們在說什么呀?
2、送禮物:他們在說什么事情呢?送什么禮物好呢?(蛋糕、化妝品……)如果你的媽媽要過生日,你想送什么給媽媽?
小結:謝謝你們的主意,我們寶寶和小老鼠一樣都是愛媽媽的寶貝,關心媽媽。
3、買蛋糕:看看他們來到了哪里?這是誰呀?(PPT蛋糕店)
*教師扮演叔叔,和孩子對話:你們好,小老鼠!你們想買什么呀?
4、大餅:看,叔叔給了他們什么?蛋糕沒買成,買到了一塊大餅。小老鼠一心想送蛋糕給媽媽,想買的蛋糕沒買到,他們心里是怎么樣的啊?(難過、傷心)那怎么辦呢?
5、看看講講:大餅怎么可以變成蛋糕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老鼠兄弟是怎么做的吧!
6、大餅變蛋糕
(1)奶糖:鼠老大拿出了最最愛吃的奶糖,這可是藏了好多天都舍不得吃的奶糖,他很大方的拿出來做蛋糕,鼠老大真愛媽媽。
(2)紅腸:鼠老二把自己只咬過一小口還舍不得吃的香腸也拿了出來……
(3)花朵:還有最小的弟弟,特地摘了漂亮的花朵,看來他們都很愛很愛自己的媽媽,把自己最喜歡最舍不得的東西都拿出來了,希望能做一個最好看最好吃的蛋糕。
7、小老鼠們做蛋糕:我們一起來做蛋糕吧!(奶糖奶糖放上去、紅腸紅腸放上去、小花小花放上去)蛋糕終于做好了(幼兒體驗快樂、自豪的感情)
做好了蛋糕馬上就要送給媽媽了,鼠寶寶們,你們有沒有什么想對媽媽說的嗎?
(引導幼兒說說對媽媽祝福的話)
三、送送蛋糕(價值分析:在為媽媽送蛋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愛媽媽的情感)
1、師:我們一起把蛋糕送給媽媽吧!(這個蛋糕真漂亮,是哪里來的呀?是你們自己做的呀?真能干!讓我聞一聞,真香,我嘗一口哦,真好吃啊,這是我見過的最好吃的蛋糕啦!)
(音樂:生日快樂歌)
六:數學活動室
觀察與指導要點:
1、觀察幼兒是否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活動材料進行操作。
2、引導個別幼兒完成好將活動材料整理好送回家。
七:自由活動、午餐
觀察與指導要點:
1、是否能做好如廁、洗手、擦毛巾等餐前準備活動。
2、觀察幼兒進餐情況,指導個別幼兒愉快進餐、不挑食,在一定時間內用完自己的一份飯菜。
3、引導幼兒愛惜糧食,保持桌面、地面、衣物上的三凈。
4、觀察幼兒餐后漱口、洗臉,進行安靜活動。
中班教案 篇3
一、引起興趣
1、出示PPT:這是誰的家?
小結:仔細觀察,就能發現一些小提示,能夠讓你猜的又快又對。
2、南瓜房子里住著誰呢?(出示南瓜爺爺)
3、你怎么知道它是爺爺呀?有胡子的就一定是爺爺嗎?
二、猜蔬菜
1、南瓜爺爺家來了很多客人,數一數一共有幾個?
2、簡單介紹封閉式數數的.注意點,一起來數一數。
3、這些朋友都是誰呢?你是怎么猜到的?
4、揭曉答案:一起看看到底是哪些朋友。
小結:是呀,光看影子可以有很多種可能,看了圖片就知道到底是誰了。
三、個體選蔬菜
1、是什么事情讓這么多朋友一起來到南瓜爺爺家?
2、出示告示“找鄰居”:什么是鄰居?
3、南瓜爺爺還有要求呢,它要找“蔬菜”做鄰居。
4、什么是蔬菜呢?(自主討論)
小結:蔬菜是地里種出來,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5、幼兒進行自主選擇
四、集體交流討論
1、一起看看到底哪些是蔬菜。
2、教師和幼兒共同逐一判斷,對一些有不同意見的進行討論。
3、一起說說蔬菜的名字。
五、延伸
1、找到蔬菜鄰居,快點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南瓜爺爺。
2、爺爺說,那快請這些蔬菜搬來吧:還記得是哪些蔬菜嗎?
3、看看,房子有幾撞,蔬菜有幾樣?怎么辦?
4、大家有些按顏色分、有些按種類分,到底怎么分,林老師分類的本領最厲害,我們一起去問一問吧。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設計背景
本月的主題活動是“傘”,通過前面的學習孩子們已初步了解了生活中“傘”的形狀、結構。為了進一步讓幼兒更全面的認識傘了解傘的作,所以安排了這次活動。
活動目標
1. 了解傘的多種功能。
2. 初步嘗試用替換詞語的方法仿編兒歌。
3. 感受運用語言和想象所帶來的樂趣。
4. 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 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初步嘗試用替換詞語的方法仿編兒歌。
2.感受運用語言和想象所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兒歌:《傘可以做什么》
2. 幼兒帶來的各種傘
3. 螞蟻,小鳥,長頸鹿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 教師展示幼兒帶來的各種傘。問:小朋友知道這些傘可以用來做什么嗎?
幼兒回答(遮雨,遮太陽)
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傘還可以做什么?(如:可以用傘柄彎鉤取東西,當拐杖等。)
2. 教師展示螞蟻,長頸鹿,小鳥的圖片。問:如果螞蟻,小鳥,長頸鹿有一把這樣的"傘,它們會把傘當做什么呢?(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地,自由的想象。)
幼兒充分想象,(比如:小鳥可以把它當做鳥窩,長頸鹿可以把它當做帽子等。)
二.欣賞兒歌《傘可以做什么》
1.教師范讀。
2.鼓勵幼兒有感情的跟念兒歌,并做動作表現出來。
三.幼兒嘗試仿編兒歌
1.在熟悉了兒歌《傘可以做什么》的基礎上,讓幼兒試著把書上的兒歌變得更長。(如:傘可以做什么?傘可以當鳥窩······)
2.師幼互動,教師念“傘可以做什么?”幼兒回答:“傘可以······”
3.分角色練習,男孩子與女孩子以一問一答的方式反復練習。
4.教師小結孩子們仿編的兒歌。
四.拓展活動
讓幼兒帶上自己的傘到戶外游戲,體驗傘可以做什么。
教學反思
1. 整堂課的環節設計合理,重點突出。
2. 全班幼兒基本能念兒歌,理解兒歌內容,了解了傘的作用。完成了教學目標。
3. 幼兒的參與面較廣,但課堂氣氛不太活躍。
4. 在仿編兒歌時,幼兒遇到了一定的困難,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將注重孩子語言表述,還有語感的培養。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喜歡聽故事并能感受到親情的溫暖。
2.學習模仿故事中的重復對白。
重點難點:
模仿故事中的重復對白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
2.圖片
活動過程:
一 、講述故事前部分。
1.出示媽媽、爸爸、奇奇、皮皮的圖片,講述故事1~6頁。
2.介紹媽媽、爸爸、奇奇和皮皮是幸福的一家人,讓幼兒感受故事中重復對白所傳遞的親情之間的溫暖。
教師講述:
星期天早上,奇奇在睡覺,奇奇的"狗,皮皮,在睡覺。
媽媽叫醒皮皮:起床嘍!小寶貝!奇奇也叫醒了皮皮,你猜奇奇會怎么樣叫醒皮皮?
吃早餐時,爸爸對奇奇說:乖乖,吃飯哦!你猜奇奇會對皮皮說些什么?
媽媽對奇奇說:等一下,我們一起去買菜。你猜奇奇會對皮皮說些什么?
媽媽攬著奇奇的肩膀,媽媽的手是暖暖的。那你猜猜奇奇會干什么?會有什么感覺?
為什么奇奇對對皮皮說的話和媽媽爸爸給他說的話一樣呢?(奇奇把皮皮當做好朋友、奇奇很愛皮皮、奇奇把皮皮當做小寶寶…..)
3.讓幼兒模仿重復對白,進一步感受親情之間的溫暖互動。
二 、猜測故事的高潮和結局。
1.分別出示大書的第7、8頁,幼兒猜測故事的高潮和結局。
你看見說什么了?誰不在了?你猜奇奇和皮皮會怎么辦呢?
奇奇找到媽媽了,是誰幫他找到媽媽的?為什么皮皮可以找到媽媽?皮皮會幫助奇奇,那奇奇呢?(他在幫助媽媽提袋子)
三 、完整的傾聽故事。
四 、自由閱讀故事。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整理、纏繞卷筒紙。
2.感知卷筒紙的特性,思考纏繞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抽了芯的卷筒紙、膠帶若干。
2.設置場景:將已抽芯的卷筒紙事先散放在活動場地。
活動過程:
(一)怎么辦
1.教師帶領幼兒來到活動場地,引導幼兒看看場地上怎么了。
2.我們一起想想辦法,怎么才能把這些紙收拾得整整齊齊?
3.幼兒自由結伴整理,教師觀察、指導幼兒收卷筒紙。
(二)我會繞
1.幼兒將繞好的卷筒紙放在桌上進行展示,并引導幼兒講講自己剛才是怎么收拾的。
2.評比:你覺得哪個卷筒紙收得最好?好在什么地方?
3.為什么我們買來的卷筒紙當中都有一個紙筒?
(三)繞繞卷卷
1.用卷筒紙把你的朋友的手或腳裹起來,一點兒也不能露出來。
2.幼兒自由結伴,分角色進行纏繞練習或將動物玩具用卷筒紙包裹起來。
上一篇:小班安全教案
下一篇:小班主題教案:我們班級玩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