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梅林學校教導處工作總結2011.1.17
梅林學校教導處工作總結
2010-2011學年度第一學期
轉眼間新一學期即將結束。一學期來,教導處根據寧國市教體局和校長室對教學工作的要求,以提升教學質量為基本,努力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為重點,在學校政教處和總務處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經過各位教師的努力現已完成了本學期的各項教學任務。
一、以師為本,努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教書者必先強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我校著力通過提高教師素質來提高教學質量。
1、扎實做好校本教研。實行校長、教導處分管教研組制度和觀課議課半日教研活動的入會簽到制;全校任課教師本學期全部舉行一次公開課教學,完成了聽課活動的教研任務,以評好課為主題開展半日教研活動,各教研組根據教學實際和要求做好問卷調查,問題收集,集中研討,使半日教研活動內容充實、落到實處,本學期各組共34次半日教研活動。大家實實在在地研究課堂教學面臨的問題,發表見解交流困惑,提高了教研組的凝聚力和科研能力。
2、創設平臺,實施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道路。本學期第17周寧國電大成人教育中心馬義金、楊志文、程曄來我校進行校本教研的檢查驗收指導工作。12月份邀請西津初中語文組、英語組、藝體組教研組長來我校進行校際教研交流活動。學校于第9、11、16、17周組織相關教師44人次分別參加了津南小學、寧陽學校初中部、竹峰學校既皖東南三校既寧中初中部教學開放日活動,10月、11月、12月派出19名教師到宣城市、廣德、郎溪、合肥參加了優質課教學觀摩研討活動。以上專業引領學習研討,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教研水平。
3、積極參加上級“三優”評選活動。10月我校尚莉老師參加寧國市農遠工程教學應用新星評選榮獲三等獎,12月鮑光勇老師參加寧國市生物優質課評比榮獲二等獎。本
學期在寧國市教育教學論文評選中,汪庭建、鄧曉莉、汪凡宗、錢鈞、熊圣月、尚莉、劉新忠、李勝峰榮獲三等獎,何建兵榮獲二等獎。
二、以生為本,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注重加強對學生學習常規管理。開學第一周召開了初一新生專題會議,第二周和第13周分別召開了小學部、初中部家長會,使學生及家長明確了學習生活及要求。本學期重視做好對學生學習方法和心理指導,利用校舍等形式開展學法交流。初中部舉行了兩次段考,段考后開展了學習經驗交流活動,并表彰了毛永浪、明靜等50名學習之星,及40名進步之星。小學部表彰了張言、王倩等51名“學習之星”。學校于第17周還開展了全校期末考試的師生動員大會。教學中教師積極做好教育教學工作。
2、積極開展各項活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本學期在政教處及校團委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學校開展了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文體活動。學校開展了學生卡拉ok比賽,在全市“路暢杯”迎新春卡拉ok比賽中榮獲初中組優秀獎,小學組二等獎。第五屆中小學田徑運動會榮獲體育道德風尚獎,第二屆小學生漢字錄入競賽榮獲團體三等獎,第五屆小學生經典誦讀比賽榮獲寧國市三等獎。11月份我校舉行了第三屆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各項活動的開展,促進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三、以質量為本,努力促進教學管理規范,科學、精細化發展。
1、繼續加強對教師教學常規管理。根據梅林學校教師課堂教學常規要求,本學期絕大多數教師能按要求規范自己的備課、上課、作業、檢測、輔導等教學環節。本學期開學初、期中、期末組織了三次教師的教學常規自查,檢查和考核工作,在教學教研常規中涌現出語文組,數學組
,英語組,政史地,理化生,藝體組,等先進個人。
2、小學部陳大宏老師(六年級數學),馮傳麗老師(四年級語文)教學成績從東片班
級排名第六、第五猛躍于東片五校班級平均分第一名。熊圣月、熊圣斌、王忠、黃圣海、段鴻早、劉新忠、王仁華、陳月娥所擔任學科在期末考試中獲得了東片五校班級平均分第二名第三名的好成績,他們為提高我校教育教學成績做出了貢獻,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3、做好教學程序、檔案管理與迎檢工作。超前做好校歷、課表。計劃、時間表、周工作安排;教學教研安排及各種報表,各類總結等常規性工作,保證了教學正常有序,按質完成。按要求逐步完善實驗室、圖書館等學校標準化建設,本學期校本教研與培訓工作得到成教中心的好評,被評為優秀等次;嚴格遵守上級規定做好了新生入籍和在校生審查等工作。
第二篇:梅林中學2013年上期教導處工作總結
梅林中學2013年上期教導處工作總結
本學期根據學校對教導處工作的要求,以學生的健康發展為根本,以教師的專業發展為核心,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發揮了教導處“指導、服務、督查、創新”的功能,通過開展豐富的師生活動,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和學生學習素養,為教師和學生的成長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一、優化教師課堂教學評價制度,完善學校內部管理
本期教導處認真做好學月測試、學期期中、期末考試,試卷的制作、文印、保密、考試及監考人員的安排工作。及時對考試成績進行分析、組織各年級教師召開分析會,各學科分別找差距,制定今后的整改措施,促進了教學成績的提高。特別是初三與初二的畢業科目,有的放矢、跟蹤管理,全面落實復習方略,為畢業考試的成功起了很大的作用。
同時,杜絕無教案上課,無人上課,無人輔導現象。對每位被檢的教案、作業批改都評定等級。對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并按相關制度考核。除外,教務處繼續實行教研室主任值班制度,加大平時教學秩序檢查度,發現無人上課、遲到等現象,進行嚴肅處理和經濟處罰,保證教學秩序井然有序。
二、立足常規,追求教學過程精細化管理
本學期加大了課程綱要編寫、備課、上課、作業布置與批改等教學常規的監督檢查力度,確保教學常規制度的有效落實。
1、教導處于第二周進行課程綱要的收交與檢查,第三周由學科組、備課組集體交流、研究、制定了本學科學期課程綱要,并上交教導處一份存檔。第六周分文理科進行教案、課程綱要檢查的集中反饋與展示。
2、加強同年級同學科集體研究(即再備課)力度,突出體現學材的有效整合與開發,強調在此基礎上教師教學個案的編寫。教導處在第1周、第7周、第12周和第17周的周一和周三分文理科對全校教案進行了檢查,絕大多數老師能依據學校的要求去備課,課題、三維目標、重難點、教學過程、作業布置、教學反思各個環節齊全,內容詳細,同時不少老師還精心設計開篇課。其中有吳麗萍老師、宋葉萍老師、江雪蓮老師、劉慧華老師、汪麗娟老師的備課、閱卷、輔導工作最為扎實。
3、教導處在第十一周進行作業檢查。大多數老師作業批改認真,批改符號較規范,作業講評及時,要求學生用紅筆訂正和記筆記,老師們能針對性地抓住問題進行講評與輔導。
4、本學期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每人一節示范課”活動,第十九周進行聽課記錄檢查。
5、早、晚自習檢查落到實處。
6、規范學籍管理,及時完成新生基本信息錄入、學籍申報和各類學籍異動操作,在第2周就對在冊、在校學生學籍進行了統一核對。
三、積極進行有效地校本教研,推進教研組和備課組建設
1、本期借助我校青年教師公開課這一展示、交流平臺,在第3、6、10、12周分語文、數學、英語、物理、生物、思品、歷史、音樂、體育等學科開展了基于課程標準的課堂觀察活動,使全校教師進一步理解并掌握“先學—展示—反饋”各環節的本質,同時結合學科特點和教學實際開發使用不同觀察量表,為教師向專業化發展提供了有效的抓手。
2、不同課型的學習內容、學習目標、學習主體和學習過程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其教學行為設計與實施的策略也是不同的。學習策略的實效性以針對性為前提。以學科知識技能形成規律、學生認知規律為基礎,按課型進行設計與實踐活動,是實踐“有效教學”的可行之路。本學期語文、英語組針對“閱讀課”課型進行教材的開發與使用。政治學科對“時政”課各環節學習活動的流程進行流程設計。數學學科從課例入手進行“概念課”的研究。物理、生物學科將“探究實驗課”依據各環節目標的達成規律來設計學生的學習行為方式。
四、以活動為載體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1、為了進一步促進我校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提高我校整體師資水平,加強教研力度,本學期充分利用了教師學分學習的大勢,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全校老師全員參加了湖南省中小學教師網絡校本培訓,建立青年教師個人成長專業檔案,教導處對他們結對的情況和效果進行動態跟蹤。
2、積極開展本學年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每人一節示范課”活動和青年教師“六個一”活動中一手好粉筆字、一堂好課、一本好教案等活動。
五、強化初三畢業班的過程管理
本屆初三年級的教學工作做到了有計劃、不慌亂,穩扎穩打,加強過程管理,形成優良教風和良好的班風、學風。一方面學校領導充分重視,在人力、物力方面向初三大力傾斜,另一方面全體初三的任課老師忘我工作,犧牲了大量休息時間,加強了畢業科目的復習備考,初三教研組從三月至六月,每月至少兩次以上的綜合模擬考試,考試后的分析講評也及時跟上,配合到位;同時,教導處也重視畢業班學生的心理輔導,單獨召開了畢業班學生的考前心理輔導會,考前考試規則的培訓等,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使本期127班的學生順利畢業,128、129班的生、地會考也成效斐然。
六、存在的問題
1、教務處對教學的微觀了解、微觀指導不夠,特別是對課程設置、教學計劃、教學進度的指導不夠具體。
2、教學改革的步子不夠大,致使教學效率不高。學生的基礎水平低、學習習慣差、教學內容階梯高、教學方法陳舊,與學生的實際差距很大。相當一部分學生聽不懂,既而對學習失去興趣、產生厭學、輟學心理。
3、少部分教師的責任意識、學習意識、競爭意識不強,對工作有應付的現象。
七、下學期工作設想。
1、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
2、繼續完善常規制度,引入競爭機制,激發教師工作熱情,保證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3、布置任課教師課件制作任務,為我校課件庫建設做準備。
第三篇:鼎力推薦梅林小學2002年教導處工作總結
1 1
梅林小學2002年教導處工作總結
陳秀清
一、主要工作和取得成效:
1、協助校長做好開學前各年級課任教師的配備工作,力求做到優化、合理和相對的穩定性,每年級體現以老帶新、以強扶弱的教學人員安排。
2、按照國家和省頒發的課程計劃開設課程,安排課時。
根據福教發[2001]61號文,深圳市教育局《關于調整我市中小學課程計劃的通知》精神,低、中、高年級每周總課時分別為26節、29節、30節。三至六年級每周一節信息技術課,衛生健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每周0.5節,法制教育、國防、環保、交通安全等以專題形式包融于綜合實踐活動課中。在課時安排中盡量根據學科特點和教師的作休以及功能室、場地等進行合理安排。
3、合理編制好三表:校歷表、課程表、作息時間表,做到好、快、準。
4、努力組織一、二年級家長學校學習班,做好動員、收費、通知等安排工作,對有疑問的家長做好解釋工作,使參加率達100%。
5、檢查并督促教師貫徹落實課堂教學常規,維持學校正常教學秩序。
學校教學工作一個蘿卜一個坑,教師當中因公因私突發事件常有發生,教導處能及時地處理好代課關系,合理地安排好上課和代課工作,使教學工作能得到正常運轉,保證了學生的安全和學習。
6、抓好招生、轉學、插班工作。
為了努力解決我校半徑范圍內適齡兒童的入學工作,今年一年級又超過區教育局下達的計劃,增擴2個班,我校現已達到31個教學班級。一年級招收新生306人。做到服務半徑內符合就讀的兒童入學率100%,鞏固率、合格率、畢業率100%,輟學率為零,犯罪率為零。轉學、插班工作按有關規定辦理,做到資料齊全,對條件不足的家長進行耐心解釋,切實做到服務家長,服務社會。
7、做好學生學籍管理工作。
學籍管理工作是學校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嚴格按照學籍管理要求,切實做到新生名冊,畢業生名冊,學生花名冊,流動生名冊,插班生的各種資料準確、可靠、清楚,確保每生只使用一個學號,認真改用新版——網絡版的管理模式。
8、搞好一年一度的普九檢查工作,通過校與校之間的互查,學習先進經驗,發現存在問題,從而解決問題。我校2001—2002普九檢查獲95分的優秀成績。
9、指導大隊部搞好學生的禮儀接待工作。
大隊部是體現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窗口,尤其是家長開放日、家長會等家長到校日,學生禮儀隊迎賓的儀容儀表、言談舉止無不讓家長和社會人士親眼目睹,通過要求和培訓,禮儀隊學生有較大進步,但需重新組隊選人,再嚴格訓練。
10、加強對一年級的管理力度。
加強教師學習新課標、新教材的培訓,使教師通過培訓上崗,轉變觀念,轉變角色。要求教師必須加強學生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的培養,在一年級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平時的檢查和科任教師的反映,現一年級的確比以前有明顯的進步。
11、組織好學校各類考試的考務工作,做到全員出動,流水作業,公平公正地評價每一個學生,取消了百分制,實行了等級制。
12、組織安排期末對學生的評優工作,以鼓勵先進為原則,獎勵面約30%,同時組織好對獎狀、獎品的印發工作。
13、印發較長假期的通知,如:“十一”“寒假”等,讓家長掌握了解學生假期到校情況,配合學校做好假期學習、安全教育。
14、做好期末各種資料收集、檢查、整理、歸檔等工作,為學校評估上等級做好準備。
二、工作設想:
1、必須盡快落實電教、網絡等硬件管理的有效措施,使教師在資源運用、處理中能找到解決問題的“主”。
2、加強校本培訓工作。
(1)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如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龐大資源,如何與學科整合。
(2)有計劃、有組織地學習新課標和兩個常規,努力轉變觀念,鼓勵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斷改革、創新,并注重對經驗的總結。(3)每學期初對班主任進行短期培訓,使班級管理優越化。
3、制定和實施教案編寫改革制度。
未滿五年工作經驗的教師,必須手寫祥案,滿五年工作經驗以上的教師可在已打印好的教案上做修改,使有更多的時間研究和考慮問題和方法。有條件的教師鼓勵網上備課,以獲取最多的信息。
4、每學期有計劃地安排各年級的家長會,形成一種常規。
5、所有任教一年級的教師認真總結,教導處收集有關資料,組織專門小組歸納和整理,擬出一本關于一年級教學的經驗之談,供未來的一年級教師學習和研究,以免走彎路。
6、改革現有的代課制度,兩天以內的公事、私事必須自調課,代課費仍按前計,使每個教師都能真正地完成教學任務。
7、每學期初組織教師學習“校規”,以提醒“律己”。
2002-12-4
第四篇:國家政策對梅林小學2002年教導處工作總結
2012年全國高考模擬參考部分
梅林小學2002年教導處工作總結
一、主要工作和取得成效
1、協助校長做好開學前各年級課任教師的配備工作,合理和相對的穩定性,排。
2、按照國家和省頒發的課程計劃開設課程,安排課時。
根據福教發[2001]61號文,深圳市教育局《關于調整我市中小學課程計劃的通知》精神,低、中、高年級每周總課時分別為26節、29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每周等以專題形式包融于綜合實踐活動課中。
特點和教師的作休以及功能室、場地等進行合理安排。
3、合理編制好三表:校歷表、課程表、作息時間表,做到好、快、準。
4、努力組織一、二年級家長學校學習班,做好動員、收費、通知等安排工作,對有疑問的家長做好解釋工作,使參加率達
5、檢查并督促教師貫徹落實課堂教學常規,學校教學工作一個蘿卜一個坑,陳秀清 : 力求做到優化、每年級體現以老帶新、以強扶弱的教學人員安30節。三至六年級每周一節信息技術課,衛生健康、0.5節,法制教育、國防、環保、交通安全在課時安排中盡量根據學科維持學校正常教學秩序。教師當中因公因私突發事件常有 節、100%。
發生,教導處能及時地處理好代課關系,合理地安排好上課和代課工作,使教學工作能得到正常運轉,保證了學生的安全和學習。
6、抓好招生、轉學、插班工作。
為了努力解決我校半徑范圍內適齡兒童的入學工作,今年一年級又超過區教育局下達的計劃,增擴2個班,我校現已達到31個教學班級。一年級招收新生
率100%,鞏固率、合格率、畢業率100%,輟學率為零,犯罪率為零。轉學、插班工作按有關規定辦理,做到資料齊全,對條件不足的家長進行耐心解釋,切實做到服務家長,服務社會。
7、做好學生學籍管理工作。
學籍管理工作是學校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理要求,切實做到新生名冊,插班生的各種資料準確、可靠、清楚,確保每生只使用一個學號,認真改用新版——網絡版的管理模式。
8、搞好一年一度的普九檢查工作,通過校與校之間的互查,學習先進經驗,發現存在問題,從而解決問題。我校
檢查獲959、指導大隊部搞好學生的禮儀接待工作。
大隊部是體現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窗口,長會等家長到校日,長和社會人士親眼目睹,通過要求和培訓,禮儀隊學生有較大進步,但需重新組隊選人,再嚴格訓練。306人。做到服務半徑內符合就讀的兒童入學 畢業生名冊,我們嚴格按照學籍管流動生名冊,2001—2002普九家言談舉止無不讓家學生花名冊,分的優秀成績。尤其是家長開放日、學生禮儀隊迎賓的儀容儀表、10、加強對一年級的管理力度。
加強教師學習新課標、新教材的培訓,使教師通過培訓上崗,轉變觀念,轉變角色。要求教師必須加強學生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的培養,在一年級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平時的檢查和科任教師的反映,現一年級的確比以前有明顯的進步。
11、組織好學校各類考試的考務工作,做到全員出動,流水作業,公平公正地評價每一個學生,取消了百分制,實行了等級制。
12、組織安排期末對學生的評優工作,以鼓勵先進為原則,獎勵面約30%,同時組織好對獎狀、獎品的印發工作。
13、印發較長假期的通知,如:“十一”“寒假”等,讓家長掌握了解學生假期到校情況,配合學校做好假期學習、安全教育。
14、做好期末各種資料收集、檢查、整理、歸檔等工作,為學校評估上等級做好準備。
二、工作設想:
1、必須盡快落實電教、網絡等硬件管理的有效措施,使教師在資源運用、處理中能找到解決問題的“主”。
2、加強校本培訓工作。
(1)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如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龐大資源,如何與學科整合。
(2)有計劃、有組織地學習新課標和兩個常規,努力轉變觀念,鼓勵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斷改革、創新,并注重對經驗的總結。
(3)每學期初對班主任進行短期培訓,使班級管理優越化。
3、制定和實施教案編寫改革制度。
未滿五年工作經驗的教師,必須手寫祥案,滿五年工作經驗以上的教師可在已打印好的教案上做修改,使有更多的時間研究和考慮問題和方法。有條件的教師鼓勵網上備課,以獲取最多的信息。
4、每學期有計劃地安排各年級的家長會,形成一種常規。
5、所有任教一年級的教師認真總結,教導處收集有關資料,組織專門小組歸納和整理,擬出一本關于一年級教學的經驗之談,一年級教師學習和研究,以免走彎路。
6、改革現有的代課制度,兩天以內的公事、私事必須自調課,代課費仍按前計,使每個教師都能真正地完成教學任務。
7、每學期初組織教師學習“校規”,以提醒“律己”供未來的2002-12-4。
第五篇:學校教導處工作總結
樓德鎮西村小學教導處工作總結
(2015—2016第一學期)
本學期教導處在校長室的正確領導下,積極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新課程標準,積極實踐課程改革,全面深化素質教育,以更新觀念為前提,以提高師資素質為核心,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重點,深入教學一線,為教師、學生服務,以務實、創新的工作作風,加強教學研究,不斷解決教學中的新問題,努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一學期來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現就以下幾方面加以總結。
一、培訓學習求實效。
在課堂教學改革的浪潮中,每一位教師都會感受到一種壓力和挑戰,為此我們必須構建知識結構。構成這個結構的主體是學科專業知識,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和人類文化視野這三個板塊。而知識結構的建構依賴于不斷地學習、汲取。因此,我們一如繼往抓好校本培訓。培訓的主要形成有集體學習、自主學習、小組討論、教學觀摩等。
集體學習是校本培訓的重要組織形式。我們根據學校計劃切實抓好知識培訓、學科培訓、業務培訓,以提高教師領悟課程標準和駕馭教材的能力。加大走出去、請進來的力度。圍繞“新理念,新標準,新行為”這一研究專題,邀請教研室的專家領導來校聽課、評課,面對面進行指導,安排骨干教師外出學習、聽課,學習名教師先進的教學經驗,并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級教學觀摩、學習、參觀活動。
自主學習是校本培訓的重要方式。全體教師面對學習內容的無限、學習時間的有限,都把學習視為職業生活的迫切需求,在辛勤耕耘的同時,不忘給自己“充電”:讀讀專著,翻翻教學雜志,做做讀書筆記,瀏覽教學網頁,從而提升了自身的文化品位。
教學觀摩是校本培訓的實踐環節。我們繼續開展各學科聽評課系列活動,充分發揮教研組的機能,要求教學能手上好示范課;骨干教師上好研討課;其他教師上好公開課。并主動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根據上課情況認真寫好教后感,真正實現理念的刷新,行為的改變。
二、教學管理求規范。
教學常規是教師開展日常教學工作的準則,良好的管理體制是我們順利實施課程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因此,我們始終抓實抓好。
強化教師工作常規管理。教導處每周都對老師的業務進行跟蹤檢查指導,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及時的反饋。
落實各項制度。嚴格按省規四十條開齊課程、上足課時,教好每一門課程,不隨意增減。在教師中重申備課要求,課堂教學常規、批改作業常規。
進一步規范和強化教學細節管理。繼續以備課、作業為抓手,完善課前準備、課中教學、作業與輔導三環節的實施與管理。課前教學設計抓好準確定位教學目標、整合優化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方案三點。在本學期中,學校校長、教導主任、教研組長對各位教師的備課、作業多次進行檢查,并及時反饋,面對面提出整改意見,不斷提高教師的工作質量。
3、著力抓好學生的“規范”教育。從學生的基礎文明行為,養成教育的訓練抓起,抓紀律,抓常規,抓行為。全體教師都能以新的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指針,從文明禮儀、課堂紀律、學習習慣入手進行養成教育,并以品德課、晨會課、班隊課為主渠道,實現全員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繼續實行星級評價制度。
4、加強教研組建設,是提高教學管理效率的一項有效措施。使教研組成為學科課題實施、教學研究的基本單元。語數教研組能堅持間周一次的教研活動,大家實實在在地研究課堂教學微觀領域經常面臨的問題,發表見解,交流困惑。校長、教導主任、教研組長帶頭參與評課,引領大家深層次地解讀新課程標準。同時組織大家閱讀一定數量的教學理論刊物,各組教師能認真做好學習筆記,以摘抄、隨筆、反思等多種形式提高自己的教學理論水平。
三、教學質量求提高。
1、課堂教學的優劣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的高低。因此,全體教師能立足課堂,深入研究,主動構建具有自我特色的個性化教學模式,在課堂這一舞臺上展示自己的風采,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首先重視“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三維兼顧;其次講究效率意識,創新意識,求真
務實。此外,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實現“基礎化”、“綜合化”、“生活化”、“時代化”。
2、做好學困生的幫扶工作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又一舉措。平時,我們一如既往抓好此項工作,積極探索轉化途徑。做到對象明確,內容落實,輔導到位。學科成績是教育質量的核心部分,加強提優補差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優秀率刻不容緩。
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特別是注重學生預習、復習、閱讀、寫字、搜集處理信息等習慣、能力的養成教育。各年級繼續認真抓好寫字教學,三到五年級在抓硬筆字的基礎上,加強對寫字的指導與訓練。學校還深入開展了爭當“安全小衛士”、“好習慣伴我行”的等學生習慣養成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我校大部分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生活、行為習慣。
四、課題研究求深入。
科研能對已有的實踐進行反思和提煉,能對現象分析更深刻,教育科研的開展不僅能保證課改實驗的效益,而且能保證教師追求課程效益的最大化、最優化。學校領導十分重視教育科研,通過空中課堂聽專家講座、組織教師學習漫談,形成了“科研能興校,科研能興師,科研能興教”的共識,建立了教科研“四級”網絡,各課題組成員相對穩定,分工明確,大部分教師都參與課題研究。
1、學校申報了《校本課程資源開發》的課題研究,我課題組正在對課題進行深入研究實施。
2、重視學生特長的培養。學校在全面貫徹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上,積極創造條件,加強對特長學生的培養,先后開展了講故事比賽、慶“六一”文藝匯演、國學經典誦讀比賽等,為學生才華提供舞臺。
四、隊伍建設求成效。
培養青年骨干,促進隊伍整體發展。學校堅持依靠教師原則,積極創造教師成長之良好環境,整合優勢,培養骨干,帶動全面,促進隊伍素質整體提高。從教師的“備、教、批、輔”等日常的教學工作入手,高標準、嚴要求、勤指導、常督促,切實抓好青年教師的輔導工作,同時發現和確定一批教學、教改、科研綜合素質高的教師作為重點培養對象,采用“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的培養方法,讓更多的老師到外面學習聽課。經過培訓,我校教師的教育觀念更新很快,整體教學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一批年輕教師迅速成長起來。
師資隊伍素養的高低,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的質量,關系到學校能否持續發展的大事。因此,構建一支德才兼備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強師德建設。嚴格執行教師政治學習制度,切實把思想統一到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要求上來,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德智體美、德育為首的觀念,堅持開展以“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敬業愛生、樂于奉獻”為核心的師德教育。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全體教師的整體素質。一學期中,無教師違法違紀及體罰、變相體罰現象。
成績的取得令人鼓舞,但是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們的工作還存在著諸多不足。在新的學期中,我們將繼續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進一步樹立信心,理清思路,突出重點,勤奮工作,講究實效,再創欒家坪中心小學教育教學新局面!
樓德鎮西村小學 2015年12月31日
上一篇:2010年學校糾風工作總結
下一篇:2013學校總務工作總結(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