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班游戲教案
推薦度:
中班安全教案
推薦度:
中班優秀教案
推薦度:
中班剪紙教案
推薦度:
中班健康教案
推薦度:
相關推薦
【實用】中班教案模板匯編7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體驗家園活動的樂趣。
2、通過教師、家長、幼兒三者的互動,增進親子之情,夫妻之情、家園之情,實現“家園同步”教育。
[活動準備]
1、教師與“爸爸家長”擬訂活動內容。
2、了解爸爸和孩子準備禮物的情況。
[活動實況]
“三八”節快要到了。怎樣才能把這個節日過得既有意義而又富有情趣呢?大家不約而同地想起了“爸爸”這個特殊的人群。于是,我們召開了“爸爸家長會”。會議決定進行一次家園活動:和媽媽一起放風箏,并送媽媽一份禮物。為了讓活動更有新意,我們還約定這次活動事前不讓媽媽們知道,要給她們一個驚喜,同時禮物的準備以孩子為主。
秘密行動開始了。我們每天都向爸爸們了解準備情況。孩子們也興奮地、神秘地談論著各自的打算。細心的.媽媽莫名其妙:“幼兒園到底要搞什么活動?為什么要召開‘爸爸家長會’?”子昊的媽媽說:“這幾天晚上孩子總在和他爸爸嘀咕。問兒子在談論什么,誰知兒子回答說‘這是秘密’。”彥君的媽媽也說:“女兒星期天非要她爸爸帶她去商店買東西,也不說買什么東西。”……看到媽媽們著急的樣子,我們感到活動已成功了一半。個別爸爸有些特殊原因,不能參加送禮物的活動,我們便主動承擔了保管禮物的責任,到那天轉交給媽媽。
盼望已久的“三八”節終于來到了。那天,我們在“五四廣場”舉行了慶祝活動。當接過孩子和丈夫送的禮物,聽到孩子真誠的祝福時,許多媽媽感動得流下了眼淚。禮物各式各樣,有戒指、胸花、巧克力、還有孩子和爸爸親手制作的工藝品。小小的禮物包含了多少情意!這其中有孩子對媽媽的愛,也有丈夫對妻子的愛。活動現場處處洋溢著親情,那種合家歡樂的情景,令我們教師感動不已。
活動后,有的爸爸感慨地說:“真沒想到幼兒園能組織這樣的活動。這種充滿親情的家園活動,使我們家長真正感到了自身的教育價值。以后我們會更加積極地參與幼兒園的活動。”
中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社會領域部分指出:“幼兒的歸屬感往往來自于他們對群體生活的直接感受和體驗。家庭是幼兒最早接觸的社會群體,父母對幼兒無微不至的照顧會使他們對家庭產生一種歸屬感;進入幼兒園后,如果這個新群體能像家庭一樣帶給幼兒溫暖、關愛、尊重、支持和鼓勵,他就會對這個群體產生歸屬感。”對于中班幼兒來說,除了能感受他人的關愛,還應該學習通過擁抱、親吻等多種方式向親人、幼兒園的同伴等表達愛,由此增強對家庭、幼兒園的歸屬感。因此,根據我班幼兒特點及中班幼兒歸屬感培養的相關要求,我設計了社會領域活動“會飛的抱抱”,引導幼兒通過繪本閱讀、情景游戲、角色扮演,體驗家庭親情,學習愛的表達。
繪本《會飛的抱抱》是一個簡單而溫馨的故事,繪本中有創意的情節和親情主題深深的吸引了每一個幼兒。根據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相對應的活動環節:先通過談話導入,引導幼兒分享各自生活中愛的經驗,思考自己會用什么辦法表達對他人的思念。接下來,引出繪本內容,引發幼兒的角色移情體驗,讓幼兒感受小豬對奶奶的愛以及小豬向奶奶表達愛的急切心情。在介紹了小豬獨特而富有創意的情感傳遞方式后,引導幼兒通過角色扮演開展情景游戲,從而感受愛的互動與接力,體驗擁抱、親吻帶來的溫暖、幸福的感受,理解人與人之間的愛與關懷,并學習與人交往的方式。
【活動目標】
1.學習通過語言、動作等方式表達愛,感受小豬和奶奶之間的濃濃的親情。
2.體驗與人擁抱帶來的溫暖、幸福的感受。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通過語言、動作等方式表達愛
難點:感受小豬和奶奶之間的濃濃的親情。
【活動準備】
1.改編故事、制作繪本PPT,音樂
2.制作小豬和小豬奶奶和動物郵遞員的胸牌等。
【活動過程】
(一)分享愛的經驗
1.引出主題:你們有想念的人嗎?是誰?為什么想念他?
2.幼兒自由討論
3.個別分享
4.教師小結:想念一個人,可以用打電話、看望、聊天、寫信、發短信等方式來表達。今天我帶來一個故事叫《會飛的抱抱》,故事里的小豬很想念奶奶,它給奶奶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猜猜會是什么呢?
(二)學習愛的表達
1.出示PPT,顯示神秘禮物,引出主題。
教師:小豬送了什么禮物給奶奶呢?
2.學習用動作表現“大大的抱抱”。
教師:大大的抱抱是什么樣的?
3.討論:怎樣把大大的抱抱送給奶奶呢?
4.看繪本圖片,理解故事內容。
5.聽了這個故事,你的心情怎樣?
(三)體驗愛的傳遞
1.情景游戲:送小豬的抱抱。
教師:今天,我們來當小豬和郵遞員,把小豬的抱抱送給豬奶奶。
2.互動游戲:送自己的抱抱
“我們都得到了抱抱,請把你的抱抱送給下面的老師”。
3.教師小結:是呀,《會飛的抱抱》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了快樂、甜蜜和幸福,愛是那么的"溫暖,愛的表達讓我們感到那么幸福!
(四)分享生活中表達愛的圖片,學習愛的表達。
1.提問:小朋友們送了抱抱,心情怎樣?
2.教師出示圖片,分享生活中愛的表達。
教師:生活中,愛的抱抱無處不在。瞧,這是小朋友和小朋友愛的抱抱;這是爸爸媽媽和小朋友愛的抱抱;這是老師和小朋友愛的抱抱。
(五)延伸活動:
1.區域活動:將繪本圖片投放于閱讀區,供幼兒閱讀、講述,同時,投放其他一些表達家人之間溫情與愛的圖書,如《抱抱》等,讓幼兒在相關閱讀活動中進一步感受家庭親情,以增強家庭歸屬感;將小動物胸牌放于表演區,引導幼兒進行角色表演,進一步理解和體驗故事中角色的情感,感受愛的傳遞。
2.家園共育:鼓勵幼兒用肢體語言并通過做力所能及的事向父母、長輩表達他們的愛。
附:會飛的抱抱(根據繪本故事改編)
“奶奶的生日快到了,送什么好呢?”小豬冥思苦想。“有了!一個好大的抱抱。”他張開雙臂,張得好大好大,讓媽媽知道他的擁抱有多大。
“可是這么大的擁抱怎么才能送給奶奶呢?”媽媽問。
小豬說:“我們去郵局,我要抱抱郵遞員,再請他把這個抱抱給奶奶。”
于是小豬拉著媽媽來到鎮上的郵局。小豬很有禮貌地對小狗先生說道:“我要寄一個大大的抱抱給奶奶,請您幫我寄出去好嗎?這是我奶奶家的地址。”
“嗯,我們通常不為人家寄抱抱,不過可以試試看。”小狗先生說。小豬走到柜臺后面,張開雙臂,張得好大好大,給小狗先生一個好大的擁抱。“您把抱抱給郵遞員的時候,就要像這個抱抱一樣大哦。”小豬認真地說道。
于是動物郵遞員們開始忙碌起來了,他們要將這份特殊的信件順利送達。小狗郵遞員張開雙臂,張得好大好大,給小羊一個很大的擁抱。小羊郵遞員張開雙臂,也張得好大好大,給小兔一個很大的擁抱。小兔郵遞員張開雙臂,給刺猬一個很大的擁抱。刺猬郵遞員張開雙臂,又將這個大大的擁抱傳遞給小貓。小貓郵遞員將擁抱傳給了大熊,大熊郵遞員又傳給了小鴨。動物郵遞員們一個接著一個地傳遞著小豬送給奶奶的這份特殊的禮物,最后,小鴨郵遞員帶著這個大大的擁抱來到了小豬奶奶家。奶奶笑著說:“這真是我收到的最棒的生日禮物了!
【活動反思】
幼兒在活動中通過角色扮演開展情景游戲,從而感受愛的互動與接力,體驗擁抱、親吻帶來的溫暖、幸福的感受,理解人與人之間的愛與關懷,并學習與人交往的方式。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高,興趣濃厚。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腳的主要部位和功能。
2、通過操作活動,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的小腳。
活動準備: 1、足球、沙包等各種玩具
2、練習冊
活動過程: 一、通過觀察引發幼兒的興趣
1、我們每個小朋友身體上都有一雙寶貝,它友愛帶著我們到我們想去的任何地方,你們知道它們是誰嗎?猜不出來的小朋友,低頭看一看就知道了。
二、引導幼兒探索腳的結構
1、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我們的小腳丫都有什么呀?腳背,腳趾頭,腳指甲、腳后跟
2、小朋友,請把你們的小腳丫伸出來,撓撓腳心,有什么感覺,
三、比較腳的異同
我們每個人的小腳丫一樣嗎?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呢?快和你旁邊的好朋友比比看吧。
通過觀察討論,了解腳的膚色、長短、寬窄、胖瘦等都有不一樣的地方
四、游戲
1、夾物走
玩法:請幼兒用雙腳夾小沙包,向前走,也可以跳躍,但是如果丟掉小沙包就視為犯規
2、小腳跳跳跳,玩法:小腳跳跳,然后伸出左腳來,再小腳跳跳跳,然后伸出右腳來
3、踢足球:幼兒每兩人一個足球,互相踢球。
五、總結
我們的小腳丫本領可真大,可是我們應該怎么樣保護我們的小腳丫呢?咱們的小腳這么重要,看來我們要快點穿上鞋襪,把它保護起來吧!
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的探究和求知欲已經進一步增強,他們好奇好問,樂于學習和探索。上一階段,我結合本班開展的"健康寶寶"、"春天"、"保護環境"等主題活動,開展了《健康的皮膚》、《健壯的骨骼》、《我愛運動》、《真高興》、《春天的保健》、《愛護小樹苗》、《我愛環境美》等一系列的活動,在活動中,幼兒對自己的身體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小腳是每個孩子都有的,我們每天都離不開它,卻很少有機會去仔細觀察它,腳除了會走路,還能做些什么呢?于是我在開展以上主題活動的基礎上設計了這一活動,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通過音樂、美術、運動游戲等手段去感受、去體驗、去實踐、并在游戲中萌發對身體的探索興趣,是我設計和開展這一活動的宗旨。
活動準備
過程與指導
備注
1、初步學習用腳畫畫、撕紙、夾東西等本領,鍛煉腳部肌肉。
2、能積極探索小腳的`本領,培養幼兒保護小腳的意識。
3、體驗用小腳丫創作的樂趣。
1、場地創設春天情景。
2、布置污染的小河(內有紙杯、玻璃珠、廢紙團、塑料袋、瓶蓋等)、皺紋紙、圖畫紙、顏料、海綿、大樹模型、濕毛巾等。
2、錄音機、磁帶。
指導:
一、動一動小腳丫。
1、幼兒自由結伴,玩"腳跟腳尖踢"的游戲。
2、聽音樂做腳丫放松操。
二、認識小腳丫
1、你的腳上有什么?動一動、數一數。
2、撓一撓、比一比。
三、探索活動:小腳丫的本領
1、引導幼兒談談小腳丫的本領。
2、分組活動:用小腳丫布置春天樂園
(1)腳印畫DD春天的樹
(2)小腳作畫DD美麗的花朵
(3)撕紙貼畫DD柳樹
(4)救救小河DD練習用腳夾物的本領。
3、幼兒與同伴、教師分享用小腳丫布置春天樂園的經驗。
四、保護小腳丫
師生共同討論保護小腳丫的辦法。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園教學大綱中指出幼兒園音樂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重視音樂能力的培養;教給幼兒簡單的音樂技能;發揮音樂的教育作用。音樂游戲《袋鼠》是一首旋律生動活潑、富有詼諧情趣的幼兒喜聞樂見的動感教材。中班幼兒對媽媽還有一定的依賴性,他們真的希望能像小袋鼠一樣每天呆在媽媽的袋袋里,與媽媽做游戲。
活動目標
1、提高對音樂游戲的興趣,創編與同伴不同的親熱動作,從中體驗游戲的快樂。
2、能按音樂節拍做蹦跳步與同伴共同協調一致地做動作。
3、初步掌握音樂游戲的基本玩法,能根據音樂變化表現游戲情節。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掌握此音樂游戲的玩法。
活動難點:能根據音樂變化表現相應的情節。
活動準備
1、袋鼠的圖片、袋鼠音樂。
2、袋鼠媽媽的頭飾一個,袋鼠的頭飾若干,狼的頭飾一個,玩具槍一個、白頭巾一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帶領幼兒,根據音樂有節奏地做拍手、捻指、蹦跳步等動作進教室。
二、基本部分
1、復習歌曲。
(1)小朋友們,上節課我們學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叫什么呀?(袋鼠),請小朋友們跟著音樂集體拍手唱《袋鼠》。
(2)以接唱的方式再次復習歌曲。教師唱前半句,幼兒唱后半句。師:請小朋友看,老師唱的時候用這個動作表示,老師做請的動作,小朋友唱。
2、學袋鼠跳。
(1)學習蹦跳步。師:(戴頭飾)袋鼠媽媽來了,剛才聽見乖乖們唱的可真好聽啊,媽媽帶你們出去玩好嗎?那你知道我們袋鼠是怎么走路的嗎?讓所有幼兒都學一學并點評兩名幼兒。(雙臂彎曲在胸前,兩手自然下垂兩腿屈膝,兩腳蹬地跳起,落下時前腳掌著地,兩膝彎曲,要輕巧而有彈性。)
(2)教師示范蹦跳步,幼兒學習。師:小袋鼠們一起來和袋鼠媽媽去森林里吧!(請幼兒聽音樂,跟隨教師學做蹦跳步)(教師放錄音一遍。)
3、幼兒兩人一組做蹦跳步。
(1)請幼兒兩人一組,一人當袋鼠媽媽,一人當小袋鼠,小袋鼠在前袋鼠媽媽在后,一起來做蹦跳步。(要求幼兒已經會聽前奏提醒幼兒兩人動作協調一致,同時一下一下地跳,每小節跳一下)(教師放錄音一遍)。
(2)教師啟發幼兒用不同動作表現袋鼠和媽媽“相親相愛”。師:袋鼠乖乖很喜歡媽媽,和媽媽相親相愛,袋鼠寶寶可以做什么動作來表現和媽媽與寶寶相親相愛?(引導幼兒想出相互撫摸、拍打、摟抱等動作)袋鼠乖乖和媽媽相親相愛,我們一起來跟著音樂和媽媽相親相愛。(教師放錄音一遍。)
4、玩游戲《袋鼠》。(取頭飾)
(1)教師講述故事:今天天氣可真好,袋鼠媽媽帶著她的寶寶一蹦一跳一起去森林里玩,袋鼠媽媽和寶寶相親相愛,他們互相擁抱、互相撫摸非常高興。正在這時,森林里來了一只大灰狼,慢慢的尋找著小袋鼠。幸虧獵人叔叔及時趕來,舉起槍“砰”的一聲把大灰狼打死了。小袋鼠們又可以高高興興的和媽媽一起相親相愛了!
(2)教師講解示范游戲規則。師:“這個故事有趣嗎?老師還能把這個故事編成一個好玩的游戲呢,老師給你們教一教吧。規則音樂一時,幼兒兩人一組(一前一后),前者做小袋鼠,雙臂彎曲在胸前,兩手自然下垂,后者做袋鼠媽媽,雙手搭在前者身上,兩人同時做蹦跳步,每小節跳一下。唱到地三句時,兩人相對擁抱,互相拍拍、撫摸,表示兩人相親相愛。到結束句時,袋鼠一起蹲下不動。音樂二時,大灰狼聽音樂按節拍大步走,做找袋鼠的樣子。等音樂結束,獵人“砰”開槍,“大灰狼”一下倒地裝死。獵人說:“大灰狼暈了,袋鼠出來吧!”袋鼠們又做蹦跳步繼續游戲。
(3)第一遍游戲請四五組幼兒玩,教師當袋鼠媽媽,配班教師扮演“狼”,請能干的幼兒扮演“獵人”,提醒幼兒“狼”出來時,“袋鼠”們蹲下不動。音樂再響起時,提醒“袋鼠”們按節拍做蹦跳步上位。(教師完整放錄音一遍。)第一遍游戲結束后教師簡單講評。
(4)第二遍游戲,全體小朋友一起玩。請個別的幼兒扮演“狼”和“獵人”。師:誰來扮演?
三、結束部分
游戲結束時袋鼠媽媽帶領小袋鼠們離開活動室。(教師完整放錄音一遍。)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通過學唱 《袋鼠》歌曲,讓幼兒能按節拍協調做蹦跳步,再讓幼兒根據音樂變化表現游戲情節。
幼兒在這活動中,能充分發揮主體作用。我讓幼兒肢體動作表現袋鼠走路的神態,孩子們在我的引導下,以各種各樣的動作表現袋鼠蹦跳和袋著寶寶的神態,真是惟妙惟肖,使人忍俊不禁。這時,孩子們學習歌曲的興趣激發了出來。孩子們在欣賞歌曲的同時已被歌曲深深吸引。“袋鼠媽媽有個袋袋,袋袋里面有個乖乖,乖乖和媽媽相親相愛。”幼兒自發地創編出和自己的媽媽親昵的動作。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熟練說出:“線繞一個圈,再繞一個圈,兩頭交叉繞一繞,拉拉緊”。
2、嘗試在兒歌的幫助下,初步學習系鞋帶的正確方法。
3、增強自我服務的能力,感受自我服務帶來的快樂和成功感。
活動準備
1、《漂亮的蝴蝶結》教學掛圖。
2、系蝴蝶結的小鞋。
3、穿有鞋帶的鞋來園,每位幼兒一根短綢帶。
4、幼兒學習資源。
活動重難點
初步學習系鞋帶的正確方法,增強自我服務的能力,感受自我服務帶來的快樂和成功感。
活動過程
一、出示帶蝴蝶結的小鞋子,引出故事主題。
引導幼兒觀察小鞋子的特殊之處:你喜歡這雙小鞋子嗎?為什么?引發幼兒的討論。
二、欣賞故事,幼兒初步了解系蝴蝶結的方法。
1、看課件教師完整講述故事《漂亮的蝴蝶結》。
2、引導幼兒觀察幼兒學習資源,學習系鞋帶的方法。
提問:開始時媽媽為什么不給美嘉買有蝴蝶結的鞋子?美嘉是怎樣學習扎蝴蝶結的?重點學習短句“先繞一個圈,再繞一個圈,兩頭交叉繞一繞,拉拉緊”。
3、每位小朋友一根短綢帶,練習扎蝴蝶結的方法。
引導幼兒根據故事中的短句練習扎蝴蝶結的方法,同時提醒幼兒線繞的`兩個圈要小一些,交叉的部分也要少,不然拉近是容易拉過頭,形不成蝴蝶結。
三、游戲“試著系一系”,引導幼兒初步學習系鞋帶的方法。
1、出示蝴蝶結,請幼兒討論蝴蝶結該怎么系?
2、幼兒討論后自己學著系鞋帶,老師在一邊引導提醒。
3、表揚鞋帶系得好的幼兒。
四、游戲“蝴蝶飛飛”。
幼兒互相幫助吧蝴蝶結扎在手上,顫動手指磨坊蝴蝶飛的動作,體驗學會系蝴蝶結的快樂和成就感。
五、活動延伸。
為自己的媽媽做一個漂亮的蝴蝶結,作為“三八”婦女節的禮物。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探索紙箱的多種玩法,體驗身體運動的樂趣。
2、練習爬、側身翻滾等動作,發展肢體的靈活協調性。
3、鍛煉幼兒手臂的力量,訓練動作的協調和靈活。
4、讓孩子們認識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種精神。有的時候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會得到更多的幫助,更多的樂趣。
活動準備
大紙箱若干,歡快的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自由選擇紙箱,教師幫助幼兒用紙箱變成“龜殼”。
把紙箱豎起來,蹲在里面。
把紙箱橫過來,身體縮進去跪在里面。
把紙箱橫過來,躺在里面,頭部和腳部露在外面。
2、幼兒扮小烏龜在紙箱內自由探索不同的前進方法,并請個別幼兒
示范。
把紙箱豎起來,蹲著前進。
把紙箱橫過來放,頭和腳縮起來,爬行前進。
把紙箱橫過來放,躺著滾動。
3、做游戲——小烏龜回家。
教師發出指令:“天快黑了,小烏龜們回家吧!”“小烏龜”們聽到指令后,按照不同的前進方式回到自己的“家”。
教學反思:
在整個說課的"過程中,從一開始準備我覺得自己還是挺認真的,我沒有按照一般的要求的去設計這節課,我以為這會是好的,沒想到這卻成了偏題,說實話有一點兒傷心,不過這是第一次嘛,而且我覺得應該是我在設計的課中并不能體現我的想法,所以老師們就更不能理解了,只是會覺得我設計的課偏題了,這對于我來說是一個經驗教訓:在還沒有把課說好的情況下就不要去一昧的講究新穎,這樣反而會弄巧成拙,不但不能表達自己的本意可能還會很亂。
中班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隨著主題活動“我喜歡”的主題開始,在我們班中許多的幼兒都知道、了解了各種各樣的表情與表現各種表情。但對于人們在各種工作中的快樂與煩惱的心理與情緒還不是太了解,今天通過這個活動讓幼兒在故事中了解、體驗阿嘟在工作中的快樂的心情。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中阿嘟熱愛工作的快樂情緒。
2、喜歡小火車頭阿嘟的角色,從中體會工作的快樂。
重點:感受故事中阿嘟熱愛工作的快樂情緒、從中體會工作的快樂
活動流程:
導入――欣賞討論――分享體驗
活動準備:
故事《小火車頭阿嘟》、一個玩具火車頭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今天我帶來了會發出聲音的玩具,你們想看一看是什么東西呢?
2、我們來聽一聽是怎么樣發出聲的呢?老師用模仿的口吻向幼兒打招呼:嘟突,嘟突……我是快樂的小火車頭阿嘟!你們好!
3、雖然我只是一個最最小的火車頭,但我覺得非常快活,因為我喜歡我的工作,我喜歡一邊工作一邊唱我的《快樂工作歌》。
4、老師用角色的形象,模仿阿嘟快樂的樣子搖頭晃腦的唱《快樂工作歌》:嘟突,嘟突,阿嘟我來了;嘟突,嘟突,阿嘟我去了;嘟突,嘟突,阿嘟多快樂!
二、欣賞討論
1、老師完整的講述《小火車頭阿嘟》的.故事。
2、阿嘟在修理廠里做的什么?他喜歡他的工作嗎?
3、漂亮火車頭沒有請阿嘟幫忙,結果發生了什么事?
4、最后阿嘟幫助漂亮火車頭了嗎?當漂亮火車頭道歉時,阿嘟是怎么說的?
5、再講述故事一遍。
三.分享體驗
1、你喜歡小火車頭阿嘟嗎?為什么呢?
2、一個熱愛工作的人一定是快樂的,即便是一份微不足道的工作。就象阿嘟那樣,他永遠快樂。
3、老師再次出事阿嘟形象,請幼兒跟著小火車頭阿嘟一起唱《快樂工作歌》。